“這話留著給狗x的自己聽吧!”
黃光榮與黎振剛緊咬牙關,毫不退縮地與敵軍展開了激烈的交火。
就在這緊要關頭,戰壕中猛然闖入一個身影,嚇得兩人心頭一顫。
緊接著,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是我,小李!”
黃光榮一聽是李元福,松了一口氣道:“是你小子啊,你怎么過來了?”
李元福貓著腰迅速走到近前,“黃班長,指導員讓我前來支援你們的!”
原來,是后方的徐指導員見前線戰況膠著,擔心黃光榮與黎振剛兩人難以支撐,便急忙派遣李元福帶著一百多發子彈前來增援。
有了李元福的加入,三人配合緊密信心倍增。
黃光榮與黎振負責專心射擊,而李元福則負責給他們倆壓子彈、遞彈夾。
他們射出的子彈像鐵掃帚一樣,在敵人藏身的地方掃來掃去,敵人又一次被無情地擊退。
然而,經過這一番激戰,三人的子彈也即將告罄。
此刻,時針已悄然指向了半夜12點多。
自傍晚7點多以來,炊事班的戰士們已如同銅墻鐵壁一般,連續打跨了六次敵人的猛烈進攻。
612高地后山坡上,炮火連天,硝煙彌漫,一場場激戰在此輪番上演。
這樣激烈的戰斗,讓敵460團團長錯誤地判斷,以為夏軍阻擊部隊的主力在后山的陣地上。
于是,敵軍索性地放棄了對其他山頭的進攻。
將整整一個營的兵力全部調集至此,誓要一舉攻下這片高地。
然而,根據3營長的緊急命令,3營大部隊已經悄無聲息地完成了轉移,9連也開始了有序的后撤行動。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炊事班的戰士們卻被敵軍死死地堵在了后山,無法順利撤出。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困境,炊事班的戰士們并未表現出絲毫的慌亂與畏懼,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既然撤不下來,那就索性再與敵人周旋一番,掩護主力部隊安全后撤!”
此時,612高地周邊的幾個山丘已盡數落入敵手,敵軍在其上部署了迫擊炮,不斷向炊事班堅守的陣地傾瀉炮火,情況十分危急。
在狹窄的交通壕中,黃黃榮、黎振剛、李元福三人緊急碰頭,迅速盤點了剩余的彈藥。
結果令人憂心:子彈僅剩四十余發,手榴彈更是只有孤零零的一枚。
盡管他們拼盡全力搜集了一些石頭作為應急之用。
但他們心里都清楚,僅憑這些石塊,在敵人再次發起沖鋒時,恐怕難以起到有效的阻擊作用。
“這可怎么辦?”三人心中不禁泛起一陣苦澀,他們并非畏懼犧牲,只是這彈盡糧絕的絕望滋味,著實讓人難以忍受。
黃光榮畢竟是經驗相對豐富,他對黎振剛說:“能不能想辦法從敵人身上搞一些?我和小李給你打掩護!”
是啊,那些死掉的敵寇可都帶著槍呢,而且,他們好多人的槍還是當年我們夏國支援的,別說槍支了,連子彈都是一模一樣。
有黃光榮、李元福二人的槍在背后撐腰,黎振剛悄悄地爬出戰壕,老實不客氣地從敵人的尸體上搜刮了一批子彈、手榴彈,還有軍用干糧,反正當年送給“白眼狼”的東西現在不拿白不拿。
就在三人在前面硬頂浴血奮戰的同時,在后方的炊事班也打掉了敵人從高地正面發起的3次沖鋒。
就是這么一個班的戰士竟然打出了一個連的架勢。
炊事班把敵人的主力死死拖住在了后山,3營其他戰友幾乎沒有費什么力氣就撤下去了。
而炊事班卻差不多承受了敵人一個團的火力。
虧得敵軍338師這個460團在之前和夏軍交戰過程被打得只剩下半條命;
他們打過來的炮火雖然猛烈,但不能持久,打了幾分鐘就消停了。
不得不說敵軍之前修筑612高地時是花了大力氣的,炊事班緊急躲進防炮洞之后,敵人一口氣像下雹子一樣打過來幾百發炮彈,卻只是把所有人炸了一身的土,大伙都安然無恙。
隨后敵軍2個排發起第8次進攻,夏方毫不相讓以一連串的子彈回敬。
在混戰中不知是哪個不長眼的敵軍炮手打過來一發炮彈,炸在他們自己人隊形里,當場血肉橫飛,令敵人頓時躺下了一片。
這時,敵人因懼怕誤傷而不敢再貿然沖鋒,紛紛轉頭,匆匆躲回了山腳下的茂密樹叢中。
徐指導員見狀,立刻果斷地命令第一道戰壕內的黃光榮以及其他兩名人撤回。
撤回后,徐指導員神色凝重地向大家交底:“咱們已經與敵人激戰了整整6個小時,炊事班的彈藥即將耗盡。
如果不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立即撤退,恐怕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為了保存我們的有生力量,我決定,我們必須立即撤出陣地。”
話音剛落,黃光榮挺身而出,斬釘截鐵地說道:“我是共產黨員,我愿意留下來掩護大家撤退。”
回想起之前,是炊事班英勇無畏地掩護了全營主力撤退。
而現在,黃光榮卻獨自一人站出來,要掩護全班撤退!
然而,面對數百名敵軍,他一人之力恐怕是兇多吉少,這份勇氣和擔當讓人肅然起敬。
在戰場上,每一秒的猶豫都可能是生與死的分界,推讓都只會錯失良機。
面對這緊迫的局勢,徐指導員沒有絲毫的遲疑,他果斷地做出了決定:“多給你一支沖鋒槍和五顆手榴彈,打一會兒就撤,切記不可戀戰!”
此刻,612高地上,黃光榮孤身一人堅守陣地,但他的眼神中卻沒有絲毫的畏懼。
早在之前,黃光榮就已經做好了為大家斷后的準備,如果心中有所畏懼,他又怎會挺身而出,主動請纓?
距離他藏身之處幾十米遠的那群豺狼一般的敵人,稍不留神就會把自己撕得粉碎。
而黃光榮已經全然把自己的生死置于度外。
只要值得,死也沒有什么好怕的。
現在的人可能確實無法想象,是什么樣的力量可以讓一個人“雖千萬人吾往矣”。
即使面對成千成萬的敵人依然面不改色地上去迎戰。
在古代,那可能是“忠孝節義”。
在新夏國,這種力量就是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
為了祖國和人民,就算是粉身碎骨他們也在所不惜!
電視劇《亮劍》中李云龍說的好,“作為軍人要有亮劍精神,……縱然是敵眾我寡,縱然是深陷重圍,但是我們敢于亮劍……狹路相逢勇者勝,劍鋒所指,所向披靡……”
…………
連續沖了8次都被打崩,傷亡上百人,此刻敵軍也已經疲憊不堪,他們在有氣無力的炮火掩護下,再一次哆哆嗦嗦地向山上沖來。
黃光榮蹲在戰壕里,盤算著敵人的距離,當他差不多能聽到敵軍的膠鞋踩在碎石上的聲音時,他猛地直起身,沖鋒槍“噠噠噠”地噴出火舌。
其實敵軍此時已經認定夏軍全部撤走了,本想著占領一個空無一人的高地也能報功,沒想到黃光榮這個孤膽英雄還要他們多交代幾條性命在這里。
子彈穿過人體蓬起片片血霧,好像炸了群的鴨子,敵人驚恐萬狀地四散逃竄,黃吳榮就借著對方暫時的混亂和驚慌,從戰壕邊上猛地一滾,飛快地沖下了后山。
凌晨三點,夜色如墨,一輪明月高懸天際。
敵軍338師的后續部隊,踏著沉重的步伐,戰戰兢兢地登上了612高地。
然而,等待他們的不是勝利的歡呼!
而是滿地敵軍自己人的尸體,以及那些仍在垂死掙扎的傷員。
月光冷冷地灑在這些悲慘的景象上,將一切染上了一層銀白的凄清。
那場景,凄涼而慘烈,令人不寒而栗,仿佛連空氣都凝固在了這一刻。
朝陽初升,照耀在邊境小鎮上,3營的戰友們個個昂首向南,滿心期盼。
終于,他們迎來了徐指導員與炊事班的11位勇士,但心中的大石仍未完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