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前線工程兵指揮部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值此新春佳節,劉之野特意來看望被稱為“雪山鐵九連”,x師工兵團九連的干部戰士們等。
劉之野和戰士們一起歡度新年。
聊天的時候,劉之野關切地問起了戰士們的生活情況,他問道:“你們一周能吃幾頓肉?”
聽到這話,戰士們面面相覷,半天都無人回答,這是為何呢?
為了迎接劉之野和新年的到來,戰士們特意起了個大早,起來打掃衛生。
當天南疆前線駐地正好下起了狂風暴雨。
戰士們一吃完早飯就出去打掃枯枝爛葉。
他們盡己所能地想給參謀長劉之野和總部來的領導同志留下一個好印象。
等一切都收拾完畢后,戰士們換上新軍裝。
他們筆直地站成一排,精神十足、心情激動地等待劉之野等人的到來。
不一會兒,劉之野就帶著幾位總部的同志來到了大院里。
一看到劉之野,戰士們就激動地鼓起了掌。
劉之野臉上帶著溫柔親切的微笑,不住地和大家點頭致意,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
上午十點多,劉之野就乘坐汽車來到了連隊駐地。
他一下車,就聽到戰士們用洪亮的聲音高喊道:“參謀長好!首長好!”
看著戰士們積極昂揚的精神面貌,劉之野高興極了,一邊走路一邊鼓掌,然后對戰士們說道:“同志們,過年好啊!你們辛苦啦!”
隨后,部隊安排了見面儀式。
劉之野和總部來的領導同志們一一和優秀戰士、干部握手。
孟如此近距離地接觸到大領導,戰士們都表現得很興奮。
隨后,劉之野他們又出席了連隊干部的座談會。
劉之野坐在人群中間,一只手拿著茶杯,一只手放在腰間,輕松愜意地對大家說道:“今天是年三十,我來看看大家,你們辛苦了!”
“我看過咱們的材料,這是一個有光榮歷史的連隊,現在負責的任務也很重!”
在座的干部同志聽到這話,都紛紛說道:“這是總部和前指對我們的信任,為人民服務,不辛苦!”
劉之野點點頭,接著囑咐道:“工程兵是我們部隊的重中之重,可以多培養一些人才,辦幾所學校。”
座談會結束后,劉之野又在連隊領導的帶領下來到了正在施工的工地上。
還在干活的值班戰士看到劉之野來了,立馬放下手中的活計,簇擁到了劉之野身邊。
這一年,劉之野負責在前線指揮作戰,他在幾層干部和戰士們心中樹立起了莫大的威信。
劉之野的能力如何,下面的人其實都看在眼里,否則換個庸人你試試!
年底這幾天,前線又下起了連綿雨,陰冷潮濕。
劉之野親切地拍了拍大家的肩膀,關懷地問道:“冷不冷?這么高強度的工作,累不累?”
一位小戰士站直身子大聲回答:“軍裝很厚很暖和,工作再忙也不累!”
劉之野哈哈一笑,接著說道:“連隊的生活呢?還好嗎?你們一周能吃幾頓肉?”
聽到這話,戰士們面面相覷,憋了半天才說道:“我們和別的戰斗部隊不一樣,能自己養豬種菜,幾乎天天都能吃到肉。”
戰士們的回答讓劉之野放心了不少,工程兵的任務很重,戰士們一定要吃飽吃好,才有力氣干活。
可是站在戰士們的角度,卻不愿這樣回答。
因為這時的國內還有很多人吃不上飯,更別提吃肉了。
他們哪里知道,劉之野滿心全都是對基層戰士的關心,巴不得大家天天吃肉呢!
慰問結束后,戰士們圍在劉之野身邊,舍不得和劉之野分別。
直到劉之野乘坐的汽車遠遠地駛出了連隊大院,才收回了目光。
后來和劉之野共度的這個新年,也成了這些戰士們一輩子最美好的回憶。
劉之野又不不顧勸阻,冒險探望了駐守在“貓耳洞”的將士們。
到了“貓耳洞”看到這里的現實情況,他被震驚了。
“這里簡直不是人待的地方,一個個的大男人,只能光著腚打仗。”
看到這里的情況,劉之野忍不住眼里充滿淚水。
難以想象,堂堂七尺男人,三五個人擠在一個比耗子窩還大不了多少的貓兒洞里。
只能低著頭彎著腰,小心謹慎的走路。
一旦碰到陰天下雨,這里就變成了漂浮的“海洋”。
戰士們只能盡量的抬高自己的頭顱,頂著唯一的通訊設備和武器,不讓敵人發現。
在l山的貓耳洞里,大家都有一個心照不宣的秘密:那就是“曬蛋”。
有人評論,這是不純潔的,沒有一點“正形”。
然而,當戰士們寧愿忍受血與肉的磋磨與潰爛,寧愿一絲不掛,難受了就用煙頭燙自己的時候,誰又敢說,他們是“不純潔”的?
劉之野一行人走進l山,這里奇形密布的山巒之間,形成了密密麻麻的天然洞穴。
而這些天然洞穴的周圍,也有剛剛挖出來的很多坑洞。
不仔細看還以為是被地鼠給拱了一個大包。
然而,正是因為這些大包,夏軍前線戰士一個個的藏身這里,守護了l山一百多個日日夜夜。
這些坑洞也被稱為“貓耳洞”,而守護在貓耳洞里的戰士們被親切的叫做“貓耳洞人”。
在l山陣地前沿,像這樣的貓耳洞大大小小有幾十個不等。
具體多少沒有人數過,而它們就是前沿戰士們的生活圈子。
特別是靠近敵人陣地前沿的那十幾個不等的貓耳洞,更是慎之又慎。
狹小的貓耳洞內,基本上三個士兵住在一起。
說是“住”,其實只是彎著腰,或者趴著潛伏。
戰士們進去之后必須低著頭,根本無法站立。
就連個頭最矮小的士兵也是如此。
即使想要休息也必須彎著胳膊,彎著腿,將身子蜷縮在一起。
如果碰到洞內有5名士兵的時候,不要以為洞內空間會很大。
大多數人都站不起來,又無法躺著,只能并排著像小學生一樣人貼著人坐著。
現在是冬天還好,幾個人相互取暖也算是可以的。
可是,如果是在夏天四十多度的高溫下,潮濕悶熱的環境內;
整個貓耳洞如同一個桑拿房,每個人僅僅是坐著就汗流浹背。
更不要提還要時刻提防著敵人突襲。
高溫之下,洞內很容易滋生細菌。
很多戰士的衣服根本無法替換,有的直接與皮膚黏在一起,脫都脫不下來。
有時候一狠心,只聽“刺啦”一聲,一塊皮膚連著衣服一塊被扯了下來。
戰士們只能象征性的抹一點藥。
消炎藥前線十分緊張,因為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冒著生命危險運送物資。
這種情況并非只是個例,幾乎全部的戰士們都被感染,有的甚至全身潰爛、鼓膿。
當然,如果受傷感染部位發生在其他正常部位,大家也覺得沒有什么。
可是私密處的傷口才最難受。想要開口又不好意思說,不開口下面又癢得難受。
“爛襠”已經成為貓耳洞生活的一部分。
每個貓耳洞士兵幾乎都要經歷這種抓耳撓腮、心癢難耐的折磨。
先是褲襠奇癢難耐,繼而就是潰爛,以至于慢慢發展到腋下、雙腳,嚴重的直接全身皮膚感染。
有的士兵僅僅是坐在那里不動,一會的功夫腿根處就會流出透明的水,與襠部連在一起。
有的怕羞只能穿一件小褲衩。
盡管如此,也不敢有太大動作,因為整個褲衩就像一把鋒利的刀子,生生的割著戰士們的肉。
在貓耳洞附近最奢侈的一種生活“體驗”就是“曬蛋”。
一旦發現太陽出來,戰士們就會借助這難得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