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的深秋,聶遠才17歲,高中還沒念完,就去報名參軍了。
作為一個從小喜歡軍綠色的太行山腳下的農村小伙子,聶遠和幾個好朋友從十幾歲起就穿上了不合身的綠軍裝。
雖然那時候軍裝不太合身,但聶遠受時代的熏陶,心里一直有個長大后當兵的夢想。
終于在那年深秋,聶遠穿上真正的軍裝,正式入伍了。
聶遠所在的部隊是一支有著紅軍背景的老新四軍部隊,里面出了很多英雄,比如有名的“楊根思連”。
加入這個部隊后,聶遠感到非常自豪,努力訓練,爭取向英雄們看齊。
第二年,聶遠就因為在軍事技能上的出色表現獲得了營和連的多個獎項。
因為聶遠是高中生,連里特別重視他。
指導員讓聶遠給團廣播室寫新聞稿,報道連隊的好人好事。
從小喜歡寫作的聶遠,從此成了團里的新聞報道骨干。
更讓聶遠驕傲的是,他的兩篇文章還登上了軍區的《戰斗報》。
第二年初,聶遠被調到連部當了文書。
雖然聶遠高中沒讀完,但他一直很想考軍校。
不過在資格審查那會兒,因為沒高中文憑,聶遠就失去了報考資格。
前年11月初,聶遠只好退伍回了家。
聶遠他們聶家莊挺大的,是京西劉家莊開發區新增加的一個街道辦下面的自然村,這年退伍回來的軍人有三個。
大隊對他們這些退伍軍人挺重視,沒事就把他們叫到大隊部坐坐,順便讓他們跑個腿、喊個人,或者去街道辦送個材料。
有一次聶遠去街道辦武裝部送材料,結果稀里糊涂地被“送”到了區武裝部,成了一名臨時工。
那是去年9月的一天,聶遠騎著民兵連長的自行車去街道辦武裝部送適齡青年摸底登記表。
之前他都不知道大隊會上報這種表格,后來聽民兵連長說,這做法才實行兩年。
巧的是那天區武裝部長劉福生正好也來到街道辦做檢查工作。
街道辦武裝部只有一間辦公室,聶遠推門進去,發現屋里有好幾個人正在聊天。
聶遠一看他們在說話,趕緊把表格往桌子上一放,說“領導好,我是來送表格的。”說完就想走。
這時,劉福生瞥了聶遠一眼,眼睛一亮,就叫他停下:“你是哪個大隊的?”
聶遠笑著說:“我是聶家莊大隊西溝村的。”
劉福生接著問:“看你樣子像是當過兵的?”
聶遠一看對方知道他的情況,馬上立正回答:“是的,我是去年退伍回來的,我叫聶遠。”
街道辦武裝部的耿部長認識聶遠,所以就簡單介紹了一下他的情況。
耿部長跟聶遠說,這是咱們區武裝部的劉部長,他來咱們街道檢查工作……聶遠也不知道該說啥,就只是靜靜地站著。
后來,耿部長看劉福生沒再問他什么,就說:“表格我們收到了,謝謝你辛苦送來,沒事了,你可以走了!”
然后聶遠就離開了街道辦武裝部。
后來聶遠才聽說,當時他在屋里一聲不吭、規規矩矩地站著,區武裝部的劉福生部長覺得聶遠這個退伍兵站有站樣,不卑不亢,展示了良好的軍人素質,這才有了讓他到武裝部當臨時工的想法。
就在回到大隊后的第三天,民兵連長跑到聶遠家對他說,街道辦武裝部的耿部長找你有急事,讓你現在去一趟。
聶遠一聽連忙騎上借來的自行車趕到了街道辦。
一進武裝部辦公室,耿部長高興地對聶遠說“小聶,有個好消息告訴你,區武裝部打來電話,他們希望你能到區武裝部幫忙幾天,……你要好好表現!”
聶遠一聽頓時愣住了,區武裝部除了只有一面之緣的劉部長,他都不認識其他人……
但作為一名退伍軍人,服從命令的習慣已經深入骨髓。
而且回家后也沒啥事做,于是聶遠爽快地答應了。
耿部長說,你明天上午到區武裝政工科找周科長報到吧。
晚上聶遠回家后,把區武裝部讓他去幫忙的事告訴了父母。
他爸爹特高興,說:“你退伍回來也沒什么事,武裝部讓你去幫忙,這可是好事。你明天就準備一下,早點過去,干活要勤快點。”
他娘卻有點猶豫:“他們讓你去幫忙,又不是正式上班,值得去嗎?
依我看,咱們還不如找找關系,去開發區的廠子里找個好工作呢!”
聶遠他爹瞪了他娘一眼:“凡事都有個過程,有些事急不來。”
聽老爹這么一說,聶遠也覺得去區武裝部幫忙確實是個讓領導了解他的好機會。
于是他趕緊找出以前在《戰斗報》上發表過的幾篇小文章,塞進掛包里。
第二天上午十點多,聶遠來到了劉家莊開發區。
等他找到區武裝部的大院子時,發現里面人來人往,挺熱鬧。
聶遠安步當車的上了二樓,找到了政工科科長的辦公室,站在門外大聲喊了聲:“報告!”
聽到屋里回應“進來”后,聶遠推開門,看見里面有三個人在討論工作。
聶遠稍微猶豫了一下,然后報告說:“我是聶家莊的退伍戰士聶遠,劉部長讓我來這里向周科長報到!”
這時,一個30多歲戴眼鏡的中年男人從桌子邊走過來,他先是上下打量了聶遠幾眼。
然后說:“你就是聶遠同志啊,我是科長,你跟我來吧。”
于是,聶遠就跟著周科長出了辦公室,上了三樓,走到一間門牌上寫著“部長辦公室”的房間前停下了腳步。
“嘟嘟”兩聲輕敲門后,沒人回應。
不一會兒,一個人走出來,緊接著另一個人也走到門口。
聶遠一瞅,這人正是前天在鄉武裝部見過的劉部長。
劉福生一看是聶遠,熱情地招呼他們進屋。
進屋后,劉福生讓聶遠他們坐下,然后讓聶遠詳細匯報一下他在部隊的經歷和專長。
于是,聶遠把在部隊得過的獎、當過連隊文書以及作品被軍區報紙錄用等情況都講了一遍,還把背包里的《戰斗報》也拿了出來給劉福生看。
劉福生簡單翻了一下報紙,對他說:“我側面了解了一下你的基本情況,覺得你年紀輕輕,正是干事的好時候。
現在咱們區武裝部正在為征兵做準備,人手不夠,事情卻不少,所以想請你過來幫忙一陣子。
你有什么想法嗎?”
聶遠笑著回答:“我是軍人,隨時聽從首長的指示。”
劉福生聽了我的回答,滿意地對周科長說:“你去安排一下他的工作、吃飯和住宿,先在他科室里干著吧。”
之后,劉福生客氣地把聶遠二人送出了房間。
二人出了劉部長辦公室,周科長帶聶遠去了政工科的辦公室。
那地方亂糟糟的,桌子上的文件堆得老高,地上也全是東西。
周科長指了指角落里的一張桌子,說:“你就坐那兒吧,先跟其他人熟悉一下情況……”
到了中午,周科長帶聶遠去食堂吃飯,吃完飯又把他帶到三樓最里面的一間屋子。
屋里有一張鋪好的床,他說:“這幾天你擱這兒休息吧……”
雖然征兵工作還沒正式開始,但部門的工作已經進入了“備戰狀態”。
武裝部的領導們幾乎天天都在見面,要么去區里開會,要么跑下面的各街道辦檢查征兵前的準備情況。
政工科主要負責征兵宣傳,比如制定宣傳口號,聯系區廣播電臺和各個街道鄉鎮,布置和檢查宣傳工作……
聶遠到了辦公室后,周科長讓他一邊學著政工科的工作職責和征兵宣傳政策,一邊干活,他說這叫“邊干邊學”。
自從聶遠來了之后,不是跟著科長跑各個街道,就是往區委送匯報材料,每天都忙得團團轉,晚上還經常在辦公室加班抄寫材料……
有一天,聶遠在辦公室抄材料,宋政委來找周科長。
他站在聶遠背后看了半天,聶遠居然都沒發現。
因為聶遠太專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