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申見徐杰的心里防線開始動搖,便胸有成竹地說:“只要你好好交代問題,我們可以考慮你的要求。”
讓他沒想到的是,等徐杰回到看守所后,情緒波動,竟然想自殘,幸好被看守人員及時發現制止了。
第三天晚上7點,古申又早早地來到審訊室。
古申捏著徐杰受傷的手,同情地說道:“咱們昨天不是講好的嗎?你為啥還想不通?”
可能是被古申的真城態度感動了。
突然,徐杰抓著他的手,急切地說:“快!快!鉆石,要快,否則,追不回來了!”
“別急,先慢慢把話說清楚。”古申神情瞬間嚴肅起來,一邊安撫徐杰一邊讓他說明具體情況。
徐杰首先承認鉆石確實是他拿走的,“那天我接過貨物時,聽說是貴重物品,就想到不久要去英格蘭,何不臨走前撈一票。
所以我故意交貨時沒告知小姚這是貴重物品,趁接貨員放到一號位上不注意時,隨手扔進我的車里。
當晚,我把這包東西帶出單位,開始以為是金銀首飾,
可騎車到東安路中山南二路口時,撕開一看,全是玻璃珠樣的東西,
心想這些東西沒有什么用,如果送回去一定會被查出來‘炒魷魚’,還不如扔掉。
于是我將13包東西一路上都胡亂撒掉了。”
古申聞大驚,嘲諷了徐杰一句:“你可真夠慷慨的,你知道嗎?這一粒鉆石就值100多元美刀!”
“啊?”徐杰聞,徹底愣住了。
后來,警方組織了100多名民警經過五個晝夜的尋覓,共撿回1.785克拉鉆石,價值20多萬美刀,其余的鉆石也許就像秋葉一般被埋入泥土了……
劉勇跟古老師學習的時候,得到這位恩師傳授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經驗,讓他在刑偵這條路上少走了很多彎路。
古老師沒在公安大學當教授之前,就承辦了許多重特大案件。
他不僅是一個善于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的審訊專家,對那些嫌疑人,他也感到惋惜,尤其是年輕人,盡管他們犯了死罪,他也會給他們留下應有的尊嚴。
十幾年前初冬的一天,滬海金山地區一所大學廁所,發現一名女大學生被害。
從現場判斷,女大學生可能是生前極力反抗,慘遭被人掐脖子致死。
此時,古申已辦了去大學教授的手續,“三劍客”之一的章盛華升任總隊長還是邀請他回來幫忙。
這是古申當大學教授之前,在滬海市局辦過的最后一件案子。
古老師毫不猶豫地來到金山分局,聽了案情介紹。
這名遇害的大三女生是個好學生、乖乖女、生前學習很用功。
案發當晚9點30分左右,寢室熄燈后,熄燈后,她拿著書本跟往常一樣去女廁所去看書。
負責此案的分局刑警們分析是有人尾隨其進入廁所后,想對其進行侵犯,女生拼命反抗后被人掐死。
當時案發現場的廁所里,還有兩雙女鞋,一雙是白色的,另一雙是紅色的。
就是這兩雙女式皮鞋引起了古申的注意。
他提出從這兩雙鞋入手,查一下到底是誰的?
基層民警提供了一條重要線索,有個叫李莫得有重大嫌疑。
這個李莫有‘戀物癖’,因為多次盜竊女性皮鞋而被派出所處理過。
偵查員立即將李莫找來審訊,這一審不要緊,李莫在古申強大的心理攻勢下,承認了就是他干的。
那天李莫尾隨這名女大學生
這一查不要緊,還真找到了一條重要線索。古申又拿出一本《刑法》,
見李莫在認真看著,古申乘勢說:“這是《刑法》,白紙黑字,你相信嗎?”
李莫垂頭喪氣地點點頭。
古申再次強調:“你的腦袋只有自己來爭取保住,別人是沒有辦法的。”
李莫膽怯地問:“我……我怎么才能保住命?”
古申繼續勸說:“你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主動交代,爭取寬大處理。”
見李莫猶豫著,古申輕聲問:“你還有什么難之隱嗎?”
李莫憤憤地說了自己的遭遇,原來他有幾次偷了皮鞋被抓了,被拉到大街上,還到他媽媽菜場攤位上,這讓媽媽無臉見人了。
谷在坤一聽明白了。又問:“你看過滬海南京路和外灘的夜景嗎?”
“沒有”,李莫搖搖頭。
“那我今天就開車讓你看看南京路和外灘的燈火,想去看嗎?”古申說道。
李莫聞瞪大了眼睛,感動地頻頻點頭。
接著,李莫就全部交代了作案經過。
聽完李莫的交代,古申明白這個男孩是因為看了幾本“顏色書籍”受到了不良影響,從而心理也開始扭曲了。
古申說到做到,在送李莫去市看守所的路上,特意到南京路和外灘去轉了一圈。
警車緩緩地駛進南京路,李莫腦袋貼著車窗,愣怔地瞪著雙眸,好奇地望著窗外神奇的世界。
南京路色彩斑斕,霓虹燈閃爍輝映,鱗次櫛比的櫥窗富麗堂皇:“太漂亮了,我出來后再也不干壞事了!”李莫喃喃自語地說道。
…………
古老師不愧是有“三劍客”、“神探”、“審訊專家”之稱,一生破獲無數的大案要案。
他豐富的刑偵、審訊經驗,讓劉勇這些學生們受益匪淺。
其實,劉勇跟老師別的學生們不同,由于父輩的關系,他打小就跟古老師見過幾面。
劉勇記得古申老師年輕那會兒相貌堂堂,一表人材,打扮時尚。
劉勇前來滬海探望古老師這天,古老穿著件格子衣服,時而用格子手帕擦擦鼻子,頭發花白,但依然梳理齊整,他還是那么儒雅,那么瀟灑。
古老師從紙箱里翻出十多年前劉勇寫給他的信,讓人感嘆歲月如梭,也讓劉勇感佩老師的重情義。
當年在公安大學讀研究時,劉勇再見他到古老師,他已經50多歲了。
那會兒古老師穿著件格子西裝,系著領帶,皮鞋锃亮,一頭黑發梳理得整整齊齊,可謂是標準的“老克勒”。
“老克勒”是滬海當地的俚語,專門用來比喻那些從外國歸來、見過世面、兼有現代意識和紳士風范的老白領,是代表海派文化的元素。
劉勇在古老師家里見過他年輕時候的照片,年輕的古申確實相貌堂堂。
難怪當年英氣逼人的古申,往審訊臺上這么一坐,人未語,從氣勢上就能壓住了對手。
隨著歲月的磨礪,進入知天命年紀后,他的審訊技巧更加嫻熟老到,似有神助。
這師徒倆坐在一起,交流最多的往往還是業務上的事。
古老師跟劉勇講,他把“拿下對手”比作足球賽場中關鍵的“臨門一腳”,要靠團隊打好配合。
“和作者寫小說文章一樣,什么角度切入很講究,如果不對路就會陷入死胡同。
所以要在虛虛實實中敏銳地抓住要害,點擊穴位,將對象逼到絕路,
然后抓住對手最關心和在乎的東西,采取以情動人的手法,
注意火候引爆其感情,使其情緒失控,心理崩潰,
關鍵時刻抓住火候讓他開條件,盡量滿足他,
這一招猶如臨門一腳,最易進球。”他這樣對劉勇傳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