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婚禮?
陳余聽了,心中對崔陽尚存的一絲好感,瞬間蕩然無存。
天災人禍在前,反賊之亂尚未完全平復,各地百廢待興,民眾食不果腹。
這要是入冬,估計就得去啃樹皮。
而這貨身為一縣父母官,沒有憂百姓之憂也就罷了,居然還想搞什么沖喜?
虧他想得出來!
沖喜如果能解決問題,又哪來這么多天災人禍,苦不堪?
怪不得反賊能成氣候,莫不是朝廷無能,內部腐朽,對朝廷命官任用無度,致使像崔陽這樣的貪官污吏上位,這才會激起民怨。
長久如此,只怕這開埠千年的大景王朝距離傾覆也已不遠。
不過。
陳余雖不恥于崔陽這個想法,眼下卻也不好反對。
一來,聽崔陽那個語氣,雖有商量的樣子,但大概率是不會聽從陳余的建議。
即使陳余開口反對,估計這貨也會找理由推行,便無謂多。
二來,崔陽揚集體婚禮由官府出資,管吃飽喝足,還備葷腥。
換句話說,就肯定要下放物資。
如今鎮子上突然涌入數千流民,食物匱乏,這貨要能開倉放糧,倒也能解燃眉之急。
因此,陳余不打算發表自己的反對意見。
故作沉思后,微笑道:“大人愛民如子,能有此想法。想必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卑職一介粗人,不便發表意見,自當遵命而為。卻不知大人具體想怎么做?”
“鎮上百姓若能有口飽飯吃,定不忘大人功勞。”
聽此。
崔陽眉目一亮,微喜道:“你既也同意,那事情就好辦了。此事,全權交由你去辦。本官雖是徐陽父母官,也不能做一堂。意見是本官提的,主事卻在你。因此,有些東西需要你簽字坐實。”
他狡黠一笑,隨即拍拍手。
帳外一名衙役聞聲,隨即帶著一紙文書入內,放到陳余面前。
陳余剛掃過去一眼。
就聽崔陽接道:“操辦集體婚禮,需要大量的物資與銀兩,這些花費就從朝廷下發的賑災銀中支取。本官一應交給你,務必辦好,不得有誤!稍后你離去時,自有車隊隨你送入棚戶區中。”
“對了,包括重建縣城所需的銀兩,你也一并帶走吧。”
說到這。
崔陽老臉一沉,起身來到陳余身邊,語重心長,委以重任的樣子:“陳余啊,朝廷的境況也不好啊。此番委派本官回歸徐陽縣主政,吏部并未定下縣丞人選,而是準許本官權衡推薦。”
“本官與你父親情同手足,而你傻病已好,又頗具精明,我是有心舉薦你入仕的。把這件事情辦好了,不出意外,未來的縣丞之位,便入你手,沒跑了!咱們叔侄倆攜手并進,加官進爵,指日可待,莫要辜負了本官的一番栽培!”
“總捕頭仍是屬吏,無官無品,但若晉升縣丞,那可就是從九品官位!以后,就算是真正的官人了,可別錯失機會。簽了這份文書,你便是朝廷委派的徐陽縣衙重建總指揮!一切調度,都由你說了算,本官不插手!”
“此乃莫大的責任與重用,你要好好把握。可知?”
他一副苦口婆心,寄以厚望之色,竟有些煽情。
聽得陳余差點就感動了,但并沒有立即表態。
等看完面前的文書后,卻驀然眼前一亮,顯得有些驚喜,道:“當真?大人愿意讓我全權負責重建事宜,并將朝廷的賑災銀交給我,還舉薦我做擔任縣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