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些疑惑地望向陳余,滿眼疑問,卻沒有說話。
陳余也看了她一眼,指著臺上的飯食,笑道:“這是一支十人生產小隊,一頓的配餐。少主不想試試嗎?順便猜一下,要烹飪這些美食到底用了多少材料。”
石有容沒動,微微思量后,就先預估道:“大約用了二十斤面粉,十五斤大米,肉菜若干。”
話剛說完。
陳余-->>就搖頭笑道:“錯了。遠比你想象中要少得多,我可以用五人一頓的材料,制作出十人的餐食。”
說著,他指向另一邊桌子上,未經烹飪的原材料。
當看清食物上標記的斤兩后,石有容大驚:“這怎么可能?玉米粉是什么東西?”
陳余走過去,從袋子中抓出一把曬干的玉米粒后,才道:“就是鎮外地里種的那些植物長出來的,曬干后脫粒,碾成粉,便成了玉米粉。”
“與小麥粉不同,玉米粉充分揉合后,并不會自然結團、蓬松發酵。但如果按照一定比例混入小麥粉后,卻可以!食物匱乏的情況下,相對便宜的面粉成了大多數百姓口中的主食,大米則成了奢侈品。”
“但即便是相對便宜,普通百姓想要大量獲得,卻也艱難。因此,省吃儉用就成了主旋律。正常一個饅頭的面粉用量,加入適當的玉米粉后,可以做出兩個。換句話說,有了這個玉米粉之后,我可以用一半的材料,制作出雙倍的食物。”
“面粉中混入玉米粉,蒸制出來,便是玉米面饅頭!混入紫芋粉,便是芋面饅頭。而制作當中,可以減少面粉的用量。玉米粉單獨熬制,可以煮成玉米粥。玉米棒直接開水煮熟,可當主食。榨汁,便是飲料。有多重食用和烹飪方式,根本不會單調,重要的是能替代我們慣有的主食!”
“最關鍵的一點是,小麥豐產的條件,遠比玉米要高得多。旱地,就可以大量種植玉米,且產量并不比小麥低太多。野山芋產量同樣巨大,人工種植之后,可作為口糧更替的備選。”
“兵荒馬亂之下,百姓食不果腹,能填飽肚子之后,才會接著憧憬大魚大肉!而咱們就必先處理這個口糧問題,種植玉米之后,可大量減少大米、面粉等常規主食的用量。朝廷封鎖并禁運云州三郡,但你們卻可以自己種植玉米,替代常見口糧,解決食物問題。”
“只有讓云州的百姓吃飽,看到未來的希望,才是穩定的關鍵。而玉米,便是你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選擇。我可以給你玉米種子,并教你完整的培育方法。只需按部栽種,三個月左右便有收成。”
“另外!”
他說著,又從旁邊桌上拿起一個油紙包得嚴實的食物袋,交給石有容。
石有容接過,沒打開,心中就已震撼不已。
這幾個月期間,她親眼見到鎮上的百姓在地里大量栽種某種植物,本以為是牧草之類的,用來養豬的。
卻不曾想,卻是可以替代大米面粉的主食?
而她平生竟沒見過這樣的植物,或者說未曾留意,更不知道所謂的“玉米”是可以吃的
眼下,聽到陳余說大量種植后,可以逐步解決天軍的口糧問題,又怎能不驚?
如他所說,這東西產量巨大,并不比小麥差多少。
若批量種植,還真有可能解決大問題。
怪不得朝廷沒回來之前,他有膽子承包整個滿江鎮的田產,原來是早有計劃。
而這種“玉米”初次種植,一旦上市,價格肯定奇高,不僅可以飽腹,還可以賣錢
這一刻。
少主閣下總算明白陳余當初敢答應上繳三倍賦稅的底氣從哪兒來了,臉上的驚訝更甚。
動手拆開手中的紙包后,又是一怔。
“這是什么?與桌上這些有何不同?”
石有容目光閃爍道。
只見油紙中有三個“包子”,但并非尋常包子。
包子里并沒有餡兒,實際上就是個長得像“包子”的饅頭。
饅頭被一分為二,從中間切開,夾著一塊煎香的肉餅,還陪同可以生吃的菜葉,并淋了某種醬汁,香味撲鼻。
此外,還有一個小竹筒,也不知里面有什么。
外加一個青色野果和幾塊用紙包起來的深褐色蔗糖塊。
一眼看去,石有容并不能看出這些食物有什么特殊意義。
陳余解釋道:“這是單兵口糧,我稱之為扛餓三件套!看到那個漢堡了嗎?試試味道!”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