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老爺望著胡仁彬,心中五味雜陳。
    “好事啊!”
    “確實是好事!”
    “只是,這般糊里糊涂的,咱們竟要做爺爺了!”
    “娘的,怎么感覺自己一下子就老了!”
    胡仁彬聞聽父親這番感慨,也不禁長嘆。
    “爹,別說你了,我自己也還沒適應呢。”
    “總覺得自己才剛長大,這就要當爹了?”
    “太突然了!”
    見胡仁彬這般迷茫,胡大老爺難得地笑著拍了拍他的肩。
    “你呀!”
    “走吧,去看看安慶!”
    “以后,你得擔起責任了,因為你也是父親了!”
    罷,不顧胡仁彬反應,自顧自地走在前方。
    安慶仍在胡仁彬的小院里。
    幾月間,遠離宮中繁文縟節與精細膳食的胡府,公主安慶的容顏竟添了幾分豐腴。
    胡大老爺對此卻持贊許態度,隨后囑咐安慶安心養胎,并命令下人悉心照料,更是在胡仁彬面前,細說諸多注意事項。
    至少在為人父的職責上,胡大老爺已竭盡全力。
    安慶見公公如此體貼,心中頗為喜悅。
    胡府之中,壓力驟減,公公性格開朗且平易近人,無需每日晨昏定省、小心伺候;
    府中美食琳瑯滿目,從菜肴、點心到飲品、藥膳乃至主食,無一不精致多樣。
    此刻,安慶終能理解嫂子為何總念念不忘娘家美食。
    她的日子,因而過得頗為愜意。
    同樣心情愉悅的,還有宮中的朱元璋與馬皇后。
    身為父母,女兒即將為人母,他們的喜悅與關切溢于表。
    尤其是馬皇后,心系女兒,當即決定出宮探望。
    至于朱元璋,則是一副隨性的模樣。
    皇后出行,自是不能草率。
    朱元璋雖時常口頭上強調規矩,實則自己最為隨性,時常身著粗布衣裳,微服私訪于應天府街頭。
    然而,他能如此,皇后卻不能。
    畢竟,馬皇后更為注重顏面。
    即便經過極度精簡,仍組成了一支龐大的隊伍。
    前導的大漢將軍暫且不提。
    他們表面看似普通的儀仗隊員,似乎只需身高長相達標即可入選。
    然而,內行人深知其中奧秘,無不驚嘆。
    大漢將軍的選拔僅限于勛貴之后。
    若無爵位,即便你身高、相貌、武藝皆出眾,也無參選資格。
    不僅如此,還要求身形高大魁梧、武藝超群、精通宮中禮儀。
    這群人,雖名為儀仗,實為高級儀仗,既能彰顯威嚴,又能震懾眾人。
    百余名大漢將軍手持金瓜、金斧等兵器開道,隨后是持傘蓋的內侍。
    接著是提宮燈的宮女與皇后的鳳輦。
    再加上負責安全的錦衣衛與禁軍。
    數百人的隊伍浩浩蕩蕩,長龍般直奔胡府。
    胡大老爺早已得知消息,身著斗牛服,大開中門恭候。
    盡管胡大老爺暫無官職,但他的斗牛服仍具威嚴。
    官員遇見他,自稱下官,絕非虛禮。
    “臣胡惟庸、胡仁彬拜見皇后!”
    安慶公主因孕在身,無法出門迎接。
    胡家父子作為正經主子,自然出面迎客。
    馬皇后其實并不愿如此鋪張,但此乃規矩。
    于是,她步下鳳輦,聞聲緊步上前,親挽胡大老爺之手。
    “惟庸,你我之間何須如此客氣?”
    “別說以往常來家中用餐之時,即便是入宮,你也未曾這般拘禮。”
    胡大老爺聞大笑,不顧周圍宮女、內侍及大漢將軍們的神色,挺直腰板,笑容滿面地回應。
    “嘿,不過是按例先客套一番罷了!”
    “如今進了家門,便是嫂子走親戚,那些規矩自可免去!”
    “來,嫂子,請進門,咱們先依例逛逛,隨后你再與安慶她們母子好好敘談。”
    馬皇后含笑點頭,依舊挽著胡大老爺的胳膊,步入胡府大門。
    胡大老爺這一聲“嫂子”,已讓馬皇后心滿意足。
    想當年,朱元璋尚為吳王時,胡惟庸等人常至吳王府赴宴。
    那時,他們都喚王妃為嫂子。
    這也是他們這些開國功臣與眾不同的地方,與朱元璋夫婦情誼深厚。
    因此,胡大老爺與馬皇后挽手同行,毫無顧忌。
    因胡府缺少女主人,此乃馬皇后首次造訪。
    她對女兒如今所處的胡府頗感好奇。
    入門便見一座大影壁,其上字跡乃朱元璋所書。
    馬皇后自然識得夫君筆跡。
    “惟庸,這是重八何時贈你的?”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