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灶的師父是個能人,泥瓦活兒也會,修水修電裝玻璃也是不在話下。
他里外轉悠了一圈,對這個有著二三十平的廚房很是喜歡。
他大概瞄上一眼,就能知道這個廚房需要多少塊瓷磚和玻璃水泥等物。
等算好所需物品的數量,沐小草就在張師傅的帶領下去了離這里有點距離的瓷磚廠買了瓷磚。
很明顯,張師傅認識瓷磚廠的人。
他們買好瓷磚,還在隔壁買了一塊十公分厚的一百乘一百的大玻璃以及水管子,水龍頭等物件兒。
看著買回來的東西,宋懷玉的心情可是很激動的。
孫女兒不但買了房子,現在都已經開始收拾了。
等收拾好,她也就有了用武之地了。
沐小草叮囑一句,就讓奶奶她們看著收拾屋子,自己則是去了一趟家具廠。
這時的家具廠還是國營的,但也離倒閉不遠了。
國營廠的制度以及眼光有著很大的弊端,等南邊那邊的新型家具一上市,許多國營廠的東西就沒有市場了。
不光是家具廠,就是其他好多廠子這些年都會陸續倒閉的。
家具廠在城西,離這邊有點遠。
沐小草倒了兩次公交車才到。
家具廠有著自己的門市店,這個時候,里面倒也有不少人在里面轉悠。
現在的服務人員都是捧著鐵飯碗的,那眼神高高在上,態度也很是惡劣,你問個啥都是惡聲惡氣的,滿臉的不耐煩。
說實話,國營單位會倒閉,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這個年代的家具即便樣式很普通,但都做得很結實。
沐小草轉悠了一圈,買了八張四個角可以折疊成方桌的大圓桌,又買了一百把實木椅子,都是上面刷了清漆的。
她的臨街飯館招待散客,院子里的十間屋子,她決定騰出八間用來做包房。
普通老百姓吃飯就喜歡個熱鬧,只要飯菜味道好,就是蹲在路邊吃也是一頓。
但領導不同。
他們大多喜靜,坐進幽靜的包房里吃飯閑聊,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放松與休息。
外邊的兩間店鋪總共算下來能有個一百八十平左右,一間也就是九十平。
不用在里面盤爐灶,光放幾張桌椅板凳,這空間還是挺大的。
算了下面積,沐小草就又買了五十張長條桌以及八十個方凳。
見沐小草買了這么多東西,那服務員的態度這才好了些。
至于送貨問題,家具廠有送貨上門的條款。
沐小草一次買這么多東西,已經達到了送貨上門的要求。
買好家具,沐小草又叫了木匠在兩個店鋪的門口位置打了一個收銀臺。
就簡單用木板圍了一個隔檔,還打了柜子和抽屜,裝了鎖。
至于墻面,依舊刮了大白。
紅磚地面已經被踩得很是結實,她只是打掃了一遍,并沒有大整。
這個年代還沒到五彩繽紛那一步,將屋里的衛生搞仔細些就可以了。
不像后世,不管干什么都要講求環境。
哪怕她這里的環境很簡單,但光憑味道,沐小草就能讓家里的生意蒸蒸日上,成為人人趨之若鶩的存在。
而宋懷玉和家人們也沒有閑著。
沐紅明依照沐小草的叮囑,每天早早吃過早飯就去附近收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