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沒說完,背簍剛從離黎洛嶼手上分離,她就
“哎喲”
放棄了,“你裴爺爺說的對,你就是只小牛犢子!”
黎洛嶼:“”
這是好聽的話嗎?
把背簍放下說:“徐奶奶,這個背簍全是食材,這個背簍,是我今天買的亂七八糟的生活用品,對了有塊老粗布,還得麻煩徐奶奶明兒個,給咱各個屋做塊窗簾。不然我都沒法兒睡懶覺了。”
“對了,爺爺,我小叔的信我沒寄,我給他打電話了,他說三天內到!”
黎老爺子點頭:“嗯。來看看也好。”
黎承之這個人,特看重親緣這件事,像棵拼命往土里扎根的樹,非得把血脈里的溫度都攥在手里才安心。
黎洛嶼分析可能是自小喪母,父親的棍棒下只有‘忠孝節義’的冷硬道理,父子倆的相處連句‘吃飽穿暖’的關懷都是奢侈。而哥哥又大他十歲,早早進入了科研機構,因此對他的關注也不夠。
所以就把全部情感加注在黎洛嶼這個小侄女身上了。
小姑娘小時候扎著羊角辮兒第一次開口喊的是
“小叔”,從此后,他的布兜里永遠裝著糖果,路過百貨商場總要往櫥窗里瞅,看見不一樣的糖果就一定要給洛洛買回去。
久而久之,叔侄倆成了彼此最暖的牽掛。
黎承之把最好的都留給洛洛,洛洛也總惦記著小叔。一個默默付出,一個滿心感恩,黎洛嶼心里想的是,原主應該也希望這份親情在歲月里永遠不敗吧!
叨叨完之后,黎洛嶼伸了個懶腰,蹦跶著往屋里走,這一天又是上山挖藥材又是揍人的,怪累人的。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