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逸書從床腳柜子里拿了一個小木頭匣子出來。`1.5\1′x_s.w\.,c,o~m?
秦守業用寶瞳掃了一眼。
盒子是黃花梨的,清中期的東西。
這玩意也算得上是寶貝?
價值很正常,說明里面沒什么值錢的東西。
“小秦,你這次幫了我一個大忙,這件東西就送給你了。”
“希望有一天,你能找到那批東西。”
秦守業愣了一下,大概猜到里面是什么了。
又是藏寶圖?
羅逸書走到旁邊桌子那,將盒子放到桌子上打開。
秦守業湊上去看了一眼。
盒子里有一張疊在一起的動物皮革,鞣制的跟紙張一樣。
羅逸書把它拿出來,平鋪在了桌子上。
上面畫著一些代表山川河流的線條,還有一些方形圖案。
群山之中有一個手印,應該是小拇指頭的,蘸血按上去的。
那個血印已經發黑了。
“小秦,當年故宮南遷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秦守業眉頭皺了皺,這張圖和故宮文物南遷有關系?
“我知道的不多,好像是33年開始,把故宮的文物往南邊運……有百萬件文物被運到了南邊,后來有一些被帶去了海峽對岸。,狐?戀·文¨學/.更·新`最′快′”
羅逸書點了點頭。
“你坐下,我跟你說說……”
秦守業坐到了椅子上,羅逸書打開了話匣子。
33年故宮文物南遷,先是送到上海,然后送去南京。
37年,文物再次被迫向南邊遷移,一共分三路。
北路:經徐州、鄭州、西安,最終抵達四川峨眉,途中遭遇日軍轟炸,多次繞行躲避;中路:經漢口、宜昌、重慶,存入四川樂山的山洞(利用山體防潮、防轟炸);南路:經長沙、桂林、貴陽,最終存于貴州安順的“華嚴洞”(最偏遠的一路,耗時最長)。
45年抗戰勝利后,分散在西南的文物陸續運回南京。48年解放戰爭局勢變化,有些部分文物運往臺灣。
羅逸書說的很詳細,好像是他參與其中似的。
“小秦,其實當年故宮文物撤出南京的時候,有四路!”
“第四路,是到重慶,然后經四川,從川入貴州,藏到了這里!”
他伸手指了指地圖上的那個血手印。
“這第四路運送的文物,是精挑細選的國寶,大都為金銀玉器,翡翠瑪瑙!還有十幾萬兩黃金。”
“羅先生,您怎么知道這件事的?這圖怎么到了你手里?”
“我爺爺和我父親,當年幫他們籌集了苦力,買了馬匹,籌辦了不少物資……我二爺爺和三爺爺,還有幾個叔叔大爺,還跟著他們運東西去了貴州。^1^5~1/t/x/t`.~c?o^m+”
“47年的時候,只有我一個小叔跑回了家,他沒了一條腿,舌頭也沒了……人瘋瘋癲癲的,帶回了這張圖。”
“他到家昏迷了三天就死了,咽氣的時候把這張圖給了我爺爺。”
“那你們就沒派人去找?”
羅逸書搖了搖頭。
“這圖畫的太過簡單了,一個字都沒有,去哪里找?”
他說完這句話,表情就變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小秦,也不是一點線索都沒有……正上面畫的方塊,應該是村鎮……還有這些河……這些山,根據它們的位置,應該能推算出這個血手印所指的位置。”
“羅先生,既然能推算出來,你為什么沒去找?”
“我去找過!我們家搬到龍城之后,51年的時候,我帶著人去過貴州,搜尋數月無果,就帶著人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