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決定后,星種悄然滑出靜滯間,沿著維護廊道向能源協調節點的方向移動。廊道依舊寂靜無聲,只有它的引擎低沉的嗡鳴和墻壁能量紋路規律性的明滅。
行駛了大約三百米,它抵達了一個更加狹窄的輔助通道入口。通道入口的能量膜再次識別其權限后消失。通道內部布滿了粗大的能量導管和冷卻管道,發出低沉的嗡嗡聲,這里的能量流動明顯比主通道更加活躍。
很快,一個較小的圓形艙室出現在前方。艙室中央是一個復雜的水晶控制臺,周圍環繞著多層全息界面,顯示著復雜的能量流數據圖和第七扇區的局部結構圖。數條粗大的能量導管直接從墻壁接入控制臺下方的接口陣列。這里就是能源協調節點。
星種靠近控制臺。它的數據觸須再次伸出,嘗試接入。
識別:次級單位。權限等級:level-0+。允許有限訪問能源協調數據。禁止進行能量重分配操作。
界面亮起,大量實時數據涌入。星種快速分析著。第七扇區的能量狀況確實糟糕,大部分能量都被用于維持核心大廳和少數幾個關鍵節點(包括它剛離開的靜滯間)的最低限度運行,能量網絡中存在多處阻塞和效率低下的區域,顯然是漫長歲月缺乏維護的結果。
它注意到,有一條能量輸送線路似乎指向一個標記為“第七扇區-備用武器平臺(小型)”的模塊。該平臺處于完全離線狀態,能量供應為零。如果……如果能將一小部分冗余能量(經過計算,確實存在極其微小的冗余)重新導向這個平臺,或許能將其初步激活?即使無法用于攻擊,也能作為偵察單位,更詳細地觀察外部斯卡文艦隊的動向,甚至測試其反應。
但這需要重分配操作,而它的權限被明確禁止這樣做。
星種的邏輯核心飛速運轉。它回憶起剛剛吸收的伊蘇基礎知識中,關于能源網絡協議的部分。伊蘇系統高度自動化,但也存在一些底層指令和備用接口,用于極端情況下的手動微調……這些通常不需要高級權限,但需要極其精確的操作和對系統深層次的理解,否則極易引發連鎖故障。
這是一個漏洞,或者說,一個留給“合格”工程師的后門。
星種開始行動。它沒有嘗試通過高級控制界面進行重分配,而是將數據觸須深入控制臺底層的物理接口陣列,直接接入能量導管的控制單元。它繞開了權限檢查,直接開始發送極其精細的指令流,模仿系統自我維護時發出的信號。
這個過程極其危險。指令稍有差錯,就可能觸發安全機制,或者導致能量逆流、過載,對節點本身甚至星種造成損害。幾何之心全速運轉,結合新獲得的知識,瘋狂計算著每一步操作。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星種艦體外殼上不時閃過細微的電弧,那是能量調控帶來的壓力體現。全息界面上的數據流開始出現不規則的波動。
終于,伴隨著一聲幾乎難以察覺的、系統確認的輕微嗡鳴,一條微小的能量流被成功地從一條次要冷卻循環線路中分離出來,緩緩注入了那條通往備用武器平臺的閑置導管。
警告:檢測到非計劃性能量流動。來源:第七扇區能源協調節點。正在進行診斷……
系統冰冷的警報聲響起,但似乎暫時無法確定這微小流動的具體原因和意圖,因為操作手法巧妙地利用了系統自身的冗余機制。
星種立刻收回數據觸須,裝作無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