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起來,把話說完了!”
偏殿之中。
李承乾臉色稍微有些陰沉。
王玄策恭敬點頭,隨后將自己在天竺的遭遇,一五一十的說了一遍,并著重介紹了天竺國內,如今的情形。
聽完他的講述。
李承乾并沒有立刻做出回應,而是手指在桌案上有一下沒一下的敲擊著,微微蹙眉,顯然是在思索。
天竺對于大唐來說,不可謂不遠。
由其實兩國之間隔著一座巨大的喜馬拉雅山,這就導致來往交通,非常困難。
基本上。
一年,大抵只會往來一次。
天竺和大唐的商人們,在每年三月份啟程,越過雪山抵達對方國家之時,就已經是五六月了。
然后便趕緊講東西賣掉,隨后立刻折返。
否則一旦誤了時間,等大雪封山之后,就不可能回到本國了。
艱難的交通往來。
勢必就會導致大唐在天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天竺和高句麗在內的其他國家不一樣,因為這些敵國,滅了之后,大唐是可以直接統治的。
可天竺,卻很難真的統治……
其實。
大唐和天竺之間往來的道路,并非只有吐蕃這一條。
從長安出發,繞到西域,隨后轉向東南也可以抵達天竺,但這樣光在路上的時間,就得足足一年。
而除此之外。
另外一條陸路,是從劍南道益州出發,然后一路向南,經過大唐邊境地區的姚州,隨后出國門,進入“六詔部落”的領地。
從此地轉向西南。
在經過“驃國”,以及天竺東邊的“迦摩縷波國”之后,就可以進入天竺腹地。
僅僅從地形角度來看,這一條路比從吐蕃走要好上一些,但問題同樣巨大。
首先。
就是六詔部落的存在。
所謂的六詔部落,實際上就是日后南詔國的前身。
而越過此地之后,還有諸多亂七八糟的勢力,復雜程度,甚至要高于從吐蕃去天竺。
李承乾想到這里,未免有些難受。
事實證明。
這三條路,都不太行。
日常行商或許還可以滿足,但問題是對于交通的限制性太大了。
一旦大唐滅了天竺,并進行統治。
那么很大概率上就要出現鞭長莫及的現象,以至于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什么都剩不下。
唯一能得到的,就是報了這一箭之仇。
如果單單只是為了報仇而去攻滅中天竺,也就是阿羅那順的篡逆政權,實在是意義不大……
“王卿。”
“這些年來,你出使天竺這么多次,對天竺的了解非常深厚,你說說,朕要不要發兵?”
聞。
王玄策猶豫一會后,還是搖了搖頭。
“沒意義的,陛下。”
“阿羅那順之所以敢這么猖狂,就是仗著交通不便,自信我大唐不會勞師遠征,所以才做了這么個一錘子買賣,用追殺臣等,來向佛教表達自己的虔誠。”
“但問題是,他預估的并無錯處。”
“我大唐如果真的要勞師遠征的話,恐怕到時候得不償失,即便滅了阿羅那順和中天竺,并且把為虎作倀的東天竺也滅了,可……”
說到這。
王玄策深深地嘆了口氣,攤手道:“治理不了啊,陛下!”
李承乾深以為然。
阿羅那順就是吃準了這一點,所以才這么囂張!
滅國之后,天竺就會出現權力真空,屆時再出現的勢力,對大唐的態度,估計還是以敵視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