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最忌諱的,就是拍拍腦子就辦事。
記著要在大唐的各州設置講武堂分校,那么朝廷自然得從上到下的安排下去,布置妥當才行。
講武堂分校需要的,可不只是各種各樣的物資與錢財。
最至關重要的。
實際上是教習學員們的老師!
而這些老師,實際上就是講武堂分校的學員們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只有將一個活生生的榜樣立在那里,才可以讓學員們加倍努力,繼續昂揚向上。
而最合適的人選。
毫無疑問。
就是這群中央講武堂地優秀學員們!
這些人了,可都是從幾十萬唐軍府兵當中精挑細選出來,送到長安來進修的英雄好漢啊!
“我大唐,原本有三百余州。”
“隨著這些年的逐步擴張,已經有大約四百州了,但其中不少州都比較小,興建獨立的講武堂分校,并不合適。”
“所以朕統籌了一下。”
“最終把講武堂分校的數量,定在了六十所!”
“大唐朝廷的資源,到底是有限的。
在一些人口大州,設置一個大規模的講武堂分校,自然沒什么可說的。
但很多地區的人口并不多。
即便是設置了講武堂分校,一年到頭,恐怕也招收不了多少人,反而還要耗費民力與財力,這顯然是不合適的。
六十所講武堂分校,其實剛剛好。
一方面,朝廷財政的負擔可以小一些,另一方面,也杜絕了資源的浪費和冗余。
畢竟。
建一所講武堂分校,就要有很多的編制。
長此下去,大唐朝廷豈不是平白無故的自己造出了個冗官的麻煩來?!
“朕與一眾大將軍,還有宰相們商量了一下。”
“最后一致認為,每一所講武堂分校,最少都需要二十名老師,一些大州…比如幽州、揚州、陜州的講武堂分校,更是需要五十名老師。”
“因此。”
“朕要在諸卿之中,選出兩千人。”
“不知道在場諸卿,可有誰甘愿毛遂自薦的……?!”
話音落地。
校場上先是為之一寂。
隨后幾乎所有人都舉起了手,一眼掃過去,竟然看不見一個不主動為君分憂的!
至于酬勞?!
天子都如此禮賢下士了,那大伙還這么計較干什么,就算是沒有任何的好處,又能如何!
為君分憂,本就是忠肝義膽之人的分內之事!
看見這一幕場景。
站在李承乾身側的李厥和李象,都是不由自主的暗暗吸了口涼氣。
有如此威望,如此的號召力。
恐怕自己的父皇想要在軍中進行任何的改革,都會獲得一致的支持吧!
“父皇當真厲害……”
“相比之下,我也好,大兄也罷,都還是太過于稚嫩膚淺了。”
李厥心中輕聲感慨。
方才一見到大黑,李承乾上去就是一個玩笑,直接拉進了君臣之間到底關系,隨后又說起了大黑家的現狀,一時間更是讓很多將士感同身受。
如此手段。
哪是一個平易近人可以概括的!
李承乾看著踴躍報名的眾人,同樣也是心生感慨,不過他并沒有耽擱時間,沉吟剎那后,就將此前自己打好的腹稿說了出來。
“諸卿以誠報國,朕如何讓你們白白勞累?!”
“凡是成為一州講武堂教授之人,軍餉在改革之后的基礎上,再提高三成!”
“同時。”
“朕還要設置一個考核獎勵。”
“凡是達標之人,都可以額外的領到一筆賞賜,至于多少錢,后續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