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
李世民可就死在貞觀二十三年,也就是即將到來的昌明三年。
不過嘛…就目前的情況來說的話,李承乾確信這一回李世民這老登應該不至于這么快就沒了。
光著精神奕奕的模樣,再活個三五年恐怕都有可能!
時至如今。
李世民給他帶來的威脅,其實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相反,因為李世民好端端的活著,偶爾還會在公開場合露個面,所以李承乾這位大唐天子仁孝無雙的名聲,已經在天下傳遍了。
只要李世民多活一天。
李承乾就可以從他的身上薅到多一點的好處!
“承乾啊承乾。”
“你聽聽你說的這是人話嗎?!”
“我活的好好的,這不前不久,剛剛把第一版的兵法給寫出來,接下來還需要逐步修訂。”
“你要是沒事的話,就回長安吧。”
“要不然你杵在這里,我不舒服,你恐怕也不自在,不如別湊在一起。”
對于這話。
李承乾同樣深以為然。
雖然已經過去幾年了,但畢竟皇位是從這老登手里搶來的,且曾經的不好記憶,依然時常涌上李承乾的心頭。
所以父子二人到現在,其實還是沒有和解。
不說兩看相厭吧,起碼心里邊也都是暗戳戳的看對方不怎么順眼……
“這個道理,我自然知道。”
“不過寒冬臘月的跑過來,也不只是為了看看父皇身體怎么樣,還是有正事要說的。”
說話間。
李承乾就緩緩落座,然后端正了一下神色繼續道:
“不知道父皇可聽說兵制改革一事了?!”
“廢話。”
“恩,既然如此的話,那想必也知道我要在大唐各州設置六十所講武堂。”
“問題就出在這里。”
“講武堂在地方開設分校,除了各種各樣的物資與人員需要提前準備好之外,還有一個所需的,便是教材!”
聽見這話。
李世民瞬間就明白了自己這嫡長子的來意!
教材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設置在長安的中央講武堂,自然也是有教材的。
但是。
中央講武堂的教材,并不能拿到地方講武堂分校中使用。
原因其實也非常的簡單。
就是中央講武堂的教材,是服務于唐軍精銳,甚至是唐軍中下層軍官而制定的。
內容非常的龐雜,且有些深奧。
主要教習的,其實是中下層軍官該如何指揮手下的部隊,是精銳唐軍將士,該如何在面對復雜多樣的戰場情況時,做出最佳的判斷!
這些東西,學起來是要有一個基礎的。
可地方講武堂分校招收,都是一些至多僅僅有點武藝的青年罷了。
這幫人血氣方剛不假。
但同時也缺乏真正的戰場廝殺二累計起來的經驗。
簡單來說的話,就是跟一張白紙似的,需要系統性的進行教學!
如此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