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折沖府,大概一千人左右。
按照李承乾這樣的構思,一個大都督府下轄的兵力,就有三千人左右。
三千人不算多,可也不少。
理論上來說,三千名府兵鎮壓一場不算特別大的叛亂,已經是綽綽有余了。
可李承乾卻也明白一點。
那就是大唐朝廷在窩國所做的事情,明擺著就是在鈍刀子割肉,讓窩國亡國滅種!
叛亂。
是必然會出現的!
而且規模一定不會小,所以在返回洛陽之前,他需要提前布置一番,也好把窩寇叛亂的風險降到最低。
“除了抽調府兵,建立折沖府之外。”
“還要在遼東三國與窩國等地,劃出富饒的一片區域,遷徙我大唐百姓,來此定居。”
這就是殖民政策了。
移風易俗是必然的,這是大唐能夠徹底吞并這些地方的核心重點。
但光憑官員和軍隊,是沒辦法徹底移風易俗的。
況且。
折沖府的建立,也需要大唐自己人的支持。
比如要在窩國建立十五個折沖府,那么最少也得遷徙十萬大唐百姓,去窩國生活。
如此一來。
再加上大唐對于窩人的殘酷政策。
不需要多少年,只要大唐朝廷持續不斷的遷徙人口,就可以讓窩國這片地域上生存的人,徹底換成大唐的百姓!
只有換成漢人。
才能夠徹底把這些遠離大唐本土的土地,徹底融入到大唐的廣袤版圖當中!
這么干需要很長的時間。
但只要現在開始布局,李承乾有信心在他死之前,就一定能夠看到遼東三國與窩國等地,徹底變天的那一日!
夕陽緩緩沉入地平線。
一些重要的政令下發之后,議事基本上就已經結束了。
“好了,天色已晚,諸位都回去吧!”
“三日后,朕啟程離開平壤,返回洛陽,屆時此地就要交給諸位來治理了!”
“切記。”
“都好好干,別讓朕失望!”
一眾大臣連忙下拜行禮,眼神中神光奕奕,都明白差事辦好了,日后飛黃騰達,未嘗沒有可能!
……
大唐昌明元年,九月初九,重陽節。
又是一年重陽節。
李承乾乘坐艦船,在水師的護衛下,從尚州啟程,返回大唐本土。
看著廣袤的天空與一望無際的大海。
李承乾心中不知為何,忽然間就想到了自己的弟弟們。
大唐疆域擴大了。
帶來的好處,自然是非常大的。
但與之同樣,帶來的問題也逐漸顯現了出來。
最重要的一條。
就是大唐宗室當中,沒有什么可用之人了,教化萬民,移風易俗的工作,少了有能力的親王的坐鎮。
“唉……”
李承乾幽幽的嘆了口氣。
“若是你倆不作死,跟著為兄好好干,如今的大唐,恐怕只會更加強盛。”
“你而們兩個,也可以施展抱負……”
“可惜了……”
李承乾感嘆的,自然是李泰和李治。
距離殺這兩個弟弟已經過去了幾年,李承乾雖然從來沒有后悔自己當初的雷厲風行,但不管如何,終究是有些感觸。
大唐宗室,人才太凋零了!
放眼看去,竟然只有一個吳王李恪還比較擬人,能力算是出眾,至于其他的,則基本上都是一水的臭魚爛蝦!
就比如李承乾的叔叔,漢王李元昌。
“一群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