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春節前,前劉莊平時在外面打工的人都從四面八方趕了回來。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是觀云縣人的習俗,也是常年在外地打工人的心愿。
這些常年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在外面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更不舍得花,都是把掙的錢攢下來,回來花,也是想在認識的人面前顯擺自己在外面掙了錢。
他們成群結隊地去縣城或者村莊附近的小集鎮上,買衣服、鞋、家電、鞭炮和吃的用的。
春節是農村人一年到頭花錢最多的時候,莊上的老年人看不慣年輕人的消費理念,聚在一起數落他們。
“都是有錢燒的!東西就跟不要錢的一樣,大包小包的往家買。”
劉根在家閑著沒事,開始琢磨著干啥不累、還能賺大錢。
他發現兒子買了好幾袋方便面,都是撕開口放在那兒不吃。
他正想問許佳程,就看見他把剛買的一袋方便面撕開一個小口,從袋里拿出一張卡片,只看了看,就放進書桌的抽屜里。
他很好奇,就走過去問:“佳程,你攢這么多卡片干啥用?”
許佳程興致勃勃地說:“集齊108將,能換5000塊錢呢!”
“咋這么多!那你可攢夠嗎?”
“還差最后一張。”
“剛才不是又有一張嗎?”
“那張我已經有了。”
“沒用你還留著它干啥?”
“跟同學換呀!”
劉根通過兒子攢卡片換錢這事得到啟發,想出一個用中獎卡片騙錢的辦法。
他想借著春節回老家上墳,在莊上物色兩個年輕人,給他當幫手。
劉根從小在鄉里長大,對家鄉很眷戀。
自從他有了錢,就更喜歡回老家顯擺,找那種大家都圍著他轉、眾星捧月的感覺。
他今年回老家給爹娘上墳,特意在莊里多逗留了一會兒,果然如他所愿,見到了小時候和他一塊長大的四喜和抗旱,他們平時常年在廣東那邊打工,只有春節才能回來過幾天。
他倆穿的是普通棉服,跟劉根身上的皮草比起來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雖然都是同齡人,但抗旱、四喜長期在外干粗活,風吹日曬,皮膚變得黝黑,看起來要比劉根大七八歲。
兒時的玩伴見面,感到格外親切,四喜看劉根身上穿著皮草,非常羨慕,“劉根混好了,當上大老板了!”
劉根笑瞇瞇地從兜里掏出一包玉溪煙,拿出兩只分別遞給四喜和抗旱。
四喜接過煙,放在鼻子下聞聞,沒舍得吸,放在耳朵上。
抗旱接過煙,一臉驚訝,“我還沒吸過這么好的煙呢!我得嘗嘗這好煙是啥味的。”
說著,手往口袋里摸打火機,劉根笑嘻嘻地掏出打火機幫他把煙點著。
抗旱吸著煙,感慨道:“還是你這煙好,吸著不蟄嘴。”
莊上的人很快就都知道劉根手上有好煙,有幾個年輕人過來跟劉根套近乎,想蹭他的好煙吸。
劉根看見一下子湊過來四五個年輕人,索性把煙裝進褲兜里,不拿出來了。
他覺得既然都知道我有錢了,也沒必要再浪費煙了,免得有人吸著我的煙,還說我是冤大頭。
過年就是休閑娛樂,大家辛苦一年,該歇歇了。
莊上的老少爺們聚在一起打撲克牌:打百分,跑得快,斗地主……邊打牌邊講外面的花花世界,奇聞異事。
還有一部分人在賭博,玩大頭唬,壓錢比點子。
劉根最愛玩的就是大頭唬!
從中午吃過飯就開始玩,一直玩到晚上十點,押的錢從一塊漲到十塊。
他仗著兜里有錢,財大氣粗,而且運氣好,起了對老k,贏得盆滿缽溢,高興地合不攏嘴。
劉根見好就收,贏了錢就不玩了,去看年輕人玩斗地主。
別人打牌是消磨時間,他看年輕人打牌是想從他們中物色他想要的人。
他知道過了初六,就有人出門打工了,最晚一批出去的人是在家過了正月十五,他要抓住這段時間定下他想要的人。
鐵蛋等幾個跟劉根年齡差不多大的,常年出門打工,干的都是力氣活,掙的錢有限,一年到頭累死累活也掙不了幾個錢。
他們認為自己挨累也就算了,總不能讓兒子也跟自己一樣靠出力掙錢。
他們找到劉根,想把兒子交給劉根,跟他出去學著做生意,掙大錢。
劉根滿心歡喜,真是瞌睡有人送枕頭!
但他表面上卻不動聲色,故意賣關子,“想讓我帶孩子出去長見識的人多得很,我得看看小孩可機靈,是不是成大事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