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們紛紛點頭,對杠桿的多樣應用有了更深的理解。
正當學童們沉浸在杠桿奧秘中時,工坊門口傳來一陣輕微的騷動。
內侍總管的聲音響起:“陛下駕到。”
學童們一驚,連忙起身肅立。
只見工坊門口,女帝慕容嫣一身明黃常服,外罩同色薄氅,未戴鳳冠,烏發松松綰起,僅簪一支金鳳步搖,儀態雍容,面帶淺笑,在兩名宮女的陪同下,緩步而入。
“參見陛下。”林臻與楚惜靈躬身行禮。
“參見陛下。”學童們齊聲高呼,聲音帶著緊張與激動。
“免禮。”慕容嫣聲音清越溫和,目光掃過工坊內的景象,眼中帶著一絲好奇與贊許,“朕路過書院聽聞夫君在此授課特來看看。”
她走到林臻身側,目光落在工作臺上的杠桿、滑輪和天平上:“此乃何物。”
“回陛下,此乃杠桿教具。”林臻道,“今日授杠桿原理。”
“哦。”慕容嫣饒有興趣,“杠桿何用。”
“陛下請看。”林臻拿起撬棍,示意李虎,“李虎演示。”
李虎緊張又興奮地走上前,在慕容嫣面前,熟練地將支點木墊好,握住撬棍末端,用力一壓,青石應聲而起。
“此乃省力。”林臻解釋。
“有趣。”慕容嫣頷首,“朕幼時也曾見宮人用此物挪動假山石。卻不知其中道理。”
“杠桿乃格物之基。”林臻道,“省力變向權衡皆有其理。”
“陛下可要試試天平。”王睿鼓起勇氣道。
慕容嫣微微一笑:“好。”
她走到天平前,王睿連忙遞上幾枚特制的、刻有書院標記的銅錢砝碼。慕容嫣在左盤放上兩枚,右盤放上一枚。左盤下沉。
“如何平衡。”慕容嫣問。
“右盤加一枚。”趙婉兒細聲道。
慕容嫣在右盤加一枚。天平平衡。
“兩端等重。”慕容嫣了然,“此物用于稱量甚佳。”
“正是。”林臻道,“市井秤桿亦是杠桿應用。”
“夫君授此格物之學甚好。”慕容嫣看向林臻,眼中帶著贊許與柔情,“啟童蒙開民智強國本。”
“嫣兒過譽。”林臻聲音低沉溫和。
“朕也想與夫君同授一課。”慕容嫣忽然道,眼中閃過一絲俏皮。
“哦。嫣兒欲授何課。”林臻挑眉。
“授杠桿于治國。”慕容嫣道。
慕容嫣走到講臺中央,拿起那架天平秤。
“治國如同此秤。”她聲音清越,帶著帝王的威嚴與智慧,“兩端需平衡。”
她將一枚銅錢放入左盤:“此端為民。”
又放入一枚銅錢入右盤:“此端為國。”
天平平衡。
“民安則國泰。”慕容嫣道,“民富則國強。”
她又拿起一枚銅錢:“若加賦稅于此端。”她將銅錢放入右盤(國)。右盤下沉。
“國雖增民則損。”慕容嫣道,“失衡。”
“如何復衡。”她問學童。
“減賦稅。”周平小聲道。
“或興利惠民。”王睿接口道,“使民增收則左盤亦增可復衡。”
“善。”慕容嫣贊許,“此乃輕徭薄賦以養民力。”
她又拿起一枚銅錢:“若外敵來犯需增軍費。”她將銅錢放入右盤(國)。右盤再次下沉。
“如何復衡。”她問。
“民捐糧餉助國。”李虎大聲道。
“或以商稅補軍需。”趙婉兒細聲道,“不損民本。”
“皆可。”慕容嫣頷首,“然更重以國之力護民使民安居樂業自愿助國。此乃君臣一心軍民一體。”
她將象征“護民安境”的銅錢放入左盤(民)。天平緩緩恢復平衡。
“治國如操此秤。”慕容嫣目光掃過學童,“需明察秋毫權衡利弊。知何處可加何處需減。務求兩端相安社稷永固。”
學童們聽得似懂非懂,但眼中充滿了對這位女帝的崇敬。林臻看著慕容嫣,深邃的眼眸中滿是贊許與柔情。楚惜靈靜立一旁,清冷的眼眸中也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微光。
課程結束,暮色漸沉。學童們在仆從的陪同下,依依不舍地離開書院。
工坊內,只余林臻、慕容嫣與楚惜靈。
“嫣兒今日講得甚好。”林臻道。
“夫君過獎。”慕容嫣淺笑,“班門弄斧罷了。夫君授格物深入淺出方是根本。”
“靈兒輔助得力。”林臻看向楚惜靈。
“分內之事。”楚惜靈垂眸。
“今日見這些孩子聰穎好學朕心甚慰。”慕容嫣望著窗外漸暗的天色,“格物興國后繼有人。”
“是。”林臻頷首。
三人并肩走出工坊。夕陽的余暉灑在書院古樸的回廊上,拉長了他們的身影。庭院中,古木蒼翠,暮鳥歸巢。
“夫君陪朕走走吧。”慕容嫣道。
“好。”林臻應道。
楚惜靈微微欠身:“妾身告退。”
慕容嫣頷首:“楚卿辛苦。”
楚惜靈轉身,清冷的身影消失在暮色中。林臻與慕容嫣緩步走在書院靜謐的小徑上。晚風拂過,帶來草木的清香。
“夫君這書院真好。”慕容嫣輕聲道,“聽著孩子們讀書爭論歡笑仿佛看到了大乾的未來。”
“嫣兒喜歡便常來。”林臻道。
“嗯。”慕容嫣點頭,將手輕輕放入林臻掌心。
兩人執手而行,身影在夕陽下相依。
書院內,暮鐘悠揚,余韻裊裊。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