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在門口也聽到了他們的對話。
那個年輕人似乎來頭很大。
張君正在跟他解釋:“真不是我找人砍的,要是我做的話,我會承認的。”
說到這里,張君轉頭看向張明華,說道:“不過你為什么會覺得是我找人砍你的呢,你是對我們做了什么心虛的事情嗎?”
張君的意思很明白。
那就是為寧海討一個說法。
不過張明華還沒說話,年輕人先站出來對著張君開口了,對著張君似笑非笑起來:“人是我找人安排抓的,張總跟我是合作關系,寧海動他的人,就等于是動我的人。”
這個年輕人不是別人。
正是政法委書記楊延東的兒子楊峰。
張明華之所以這兩年在蘇家面前翅膀硬了,便是因為搭上了楊峰這條線,這讓張明華更加的肆無忌憚了,哪怕手底下的人強拆弄死人。
張明華也可以憑借楊峰在政法委的關系,輕易把事情擺平。
當人死了,張明華這邊又有背景的情況下,是選擇鬧事一分錢可能都拿不到,還是選擇拿錢息事寧人,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選擇題。
不是說每個人都有不要錢,跟仇人魚死網破的底氣的。
這也是很多小人物的無奈之處,總是會在強權下,不得不屈服于現實。
張君也是在張明華和楊峰找上門來,才知道張明華為什么能夠在近江走的這么順,公安口到檢察院,再到法院的關系全部被他給打通了。
而張君又是打開門做夜場生意的。
雖說他在近江也有不小的名氣,但跟政法委書記的親兒子還是有不小差距的,賊不跟官斗,這一點張君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張君只能選擇不承認和隱忍,對著楊峰說道:“楊總,這都是誤會,我之前不知道張總跟你之間的關系,而且昨晚的人真不是我找的,不信的話,你可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