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她們在這里。”
    有人從一旁的假山后面,拽出來兩個丫鬟。
    一個抱著自己的頭,瑟瑟發抖。
    另一個扶著她,又是無奈,又是惶恐。
    “王爺,那個,抱頭的叫水心,”陳大人對周時閱說,“就是之前被布罕達硬拽著作陪的那可憐丫鬟,受了驚嚇的,一直不敢看人也回答不了問題。”
    “旁邊那個是照顧著她的丫鬟,叫小沁。”
    陳大人說到這里突然想到一件事,立即又把聲音壓低了,對周時閱神秘兮兮地說,“對了,王爺,水心這個丫鬟您應該認識才對呀。”
    嗯?
    周時閱看向那個丫鬟,“本王該認識?”
    他怎么不知道什么時候認識的?
    “因為這兩個丫鬟是表姐妹,水心的娘就是瓏妃娘娘當年身邊的瑤姑姑。”
    “瑤姑姑?”
    周時閱聽到了這個久違的稱呼,一時間有些怔忪。
    瑤姑姑是在他母妃剛入后宮時就被派到身邊侍候的,據說剛到母妃身邊時也不過才十四五歲。
    瑤姑姑一直侍候瓏妃到了周時閱出生。
    而在他出生之前兩個月,聽說瓏妃就已經許了她出宮。
    周時閱出生之后,瑤姑姑就出宮了。
    后來再也沒有消息。
    周時閱記事之后,還因為好奇母妃當年身邊有什么人,去查過宮里的冊子,然后就聽說了這個瑤姑姑。
    他讓人去打聽了瑤姑姑的下落,聽說是回了鄉下,家里還有兄嫂有幾個侄女侄子。
    父皇知道他查這些,也就跟他說了不少瑤姑姑的事。
    當年瑤姑姑侍候母妃侍候得最好的,母妃也很喜歡她。正是因為知道瑤姑姑其實不喜歡待在深宮,所以母妃才放她出宮。
    據說當時母妃還給了瑤姑姑一筆銀子和一塊地一個莊子,足夠她好好過完一生了。
    周時閱幾歲的時候派人查到的也是,瑤姑姑跟著家人一起,過得挺好的。
    當時他身邊沒有幾個信得過的人,慶嬤嬤還跟他提議,去請瑤姑姑到晉王府,幫著照顧他。
    但周時閱那會兒考慮了許久,還是決定算了。既然母妃都已經放了瑤姑姑出宮,讓她去過自己喜歡的日子,還把她拽到王府來做什么?
    那會兒他身邊的人也會有危險。
    周時閱也覺得,既然不想讓瑤姑姑再接觸皇宮的人,那他最好也不再關注她,只有真正沒關系,才不會給她帶去麻煩。
    但是,現在他竟然見到了瑤姑姑的女兒?
    不止是女兒,還有侄女。
    按理來說,瑤姑姑能夠過得好,那為什么還會讓女兒和侄女都當了丫鬟?
    雖說,能夠進到皇家別院的丫鬟,已經是丫鬟中頂好的了,要是沒有什么主子或是貴客過來,平時這里的丫鬟還是比較清閑的,例銀也不算少。
    平時雖然沒有什么機會得賞銀,但也不會有什么機會惹怒主子而被打被罰。
    但也是賣身入奴籍的。
    瑤姑姑自己都好不容易出宮去,還會讓女兒走這條路?
    她的女兒,現在還遇上了這樣的事。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