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邀淮南地以及淮北、江水一些地方的大小家族而來,所謀是為應對目下正在發生的楚地麻煩事。
那些麻煩事,不是針對某一個人的。
也非針對某一個地方的。
而是針對整個楚地,乃至于所有楚人的。
單單憑借一家一人之力,是無法應對的,也是無法對抗的,身為楚地傳承千百年的大家族,更為了解那些事。
祭祀一脈!
楚國淪亡的時候,也有不小損傷,好在……現在還存在,還在盡可能的恢復。
他們也在為復楚而用心用力。
兩個條件。
一個是針對將來的大事,如若有成,楚王必須從先代楚王的血脈后裔而出,其余人不得覬覦。
但有異心,楚地之人,共擊之!
國君之位,大王之位,雖尊貴,于他們這些大家族而,其實還好,千百年來,都是這樣過來的。
楚王換了一位又一位,他們在楚地的地位一直尊貴,反而還少了很多的麻煩事。
聽著與列此間的諸人語,景煜還是滿意的。
他們這些傳承千百年的大家族自然不會有那個心思,那個位置著實利弊兩說。
另外的一些家族就不好說了。
指不定就會升起什么心思,就會起一個不該起的心思,然……只要他們三家不亂,其余宵小不足懼。
另外一個條件是針對項氏一族的。
對于項氏一族,自己也是有些許不喜的,當年項燕還活著的時候,就令人不喜,太桀驁了一些。
太狂妄了一些。
太霸道了一些。
依仗著楚王的信任,對他們頤指氣使,著實忘了他們自己本來的面目,忘了他們自己的身份。
楚王,有時候也忘了一些事。
楚國的根基是楚王?
不!
起碼,不全是。
他們也是楚國的根基。
秦楚大戰的時候,項燕對他們更是苛刻,明明戰場上的事情更加重要,卻仿佛要趁機將他們解決了一樣。
趁著外患,將他們解決?
著實該死!
是以,便是減少對項燕的支持,糧草輜重也是一樣,不曾想,項燕也是廢物,直接扛不住了。
楚國大軍潰敗,楚國……旋即淪亡。
也是沒有料到的事情。
太突然了。
太難料了。
以至于他們都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
原本秦楚大戰的時候,因項燕的無禮,他們正商議著待戰后將項燕以及項氏一族的力量好好削弱一番。
在軍中換上他們的人手。
一切……成空。
楚國淪亡后,他們的日子不好過,項氏一族也被秦國追殺,后來,事情漸歇。
那時,項氏一族就有些變了。
變的有些倨傲了。
變的更加無禮了。
箕子朝鮮之地,真將他們項氏一族當成一個人了?不過楚國的一個奴才罷了。
這幾年,更是明顯。
然!
祭祀一脈所,也確是真相。
復楚大業,需要此間他們的助力,項氏一族……也不可少,當年的楚國大軍,都隱約要成為項氏一族的地盤了。
而今,楚國淪亡才十余年,潰散的楚軍大部分還活著,還有力量,還可用,這幾年來,也有招攬。
效果不太明顯。
他們……更愿意相信項氏一族。
尤其是一些軍將。
那般事情,更是令人不悅。
項氏一族。
算他們命大。
且看他們接下來的動靜如何,待盟約章程立下,項氏一族若是還那般目中無人、無法無天。
他們可就有理由動手了。
就是不知道祭祀一脈準備如何游說項氏一族。
“對于項氏一族,剛才我已經說了一些,比起接下來將其剿滅,盡可能拉攏之,束以韁繩之,更為上策。”
“景煜老弟所,也是我意。”
“其實,也該如此。”
“楚國淪亡十余年了,我等先前太分散了,以至于多不成事,還損傷許多力量。”
“接下來當是嶄新的局面,復楚大業當會邁進一大步。”
“我等楚人的力量擰成一處,楚地接下來的麻煩,解決不會難,若是接下來再有一個良機,則是泰皇帝君庇佑了!”
“……”
“哼!”
“說的好聽。”
“以我這些年對項氏一族的了解,咱們在這里謀算人家,人家說不定也暗地里謀算咱們呢。”
“……”
“只要遵守接下來要立下的盟約章程,有些許私心沒有什么。”
“若有異心,則……沒有留下的必要了。”
“屈黎兄,寬心。”
“寬心。”
“……”
“項氏一族!”
“既然景煜兄都這般說了,在下……,其實沒有太大的意見。”
“復楚才是我等的目標,只要可以做到,一切事情不算什么。”
“……”
“不錯!”
“復楚才是我等的最終目標,在那個目標之前,我等要盡可能的擱置爭議,當然,是一些小的爭議。”
“若是大的爭議,另當別論。”
“……”
“這個……,我有一個問題。”
“倘若將來可以成功的復楚,那么,大王的位置誰來做?”
“據我所知,如今的楚地,擁有楚國先王血脈的人不止一個。”
“待良機到來,待我等功成,肯定要選出一個的,到時候,是從那些人中挑選一個?”
“該如何挑選呢?”
“我所知景煜兄你等大家之中,都有人選,若是到時候因楚王人選而爭論,而爭斗,似乎就不太好了。”
“……”
“江老弟,我覺商議這件事還太早。”
“用飯要一口口的吃,你所的事情,則相當于一頓餐食快用完了才需要探討,現在……我等還沒有用飯呢。”
“楚王的人選。”
“待復楚大業即將有成之時,再行商榷也不晚。”
“倘若現在就挑選出來,若是消息外泄,那就是不小的危險和禍患了。”
“至于如何從那些人中挑選出一位合適之人,到時候我等再行商議出一個妥善之法,一個讓諸位都滿意的法子更好。”
“現在就說……頗有些無用了。”
“……”
“宋兄勿怪,我只是突然想到那件事。”
“……”
“楚王的事情,以后再說,眼下的楚地事情才是緊要!”
“……”
“那……我等要立下的盟約章程,是要等項氏一族的人前來才可施為了?”
“項氏一族!”
“他們會不會不同意?在辰國之地的時候,他們數次想要自行行動,現在就更不好說了。”
“……”
“祭祀一脈的人會親自游說,若是有成,則項氏一族的人前來,我等在一起舉行祭祀之禮。”
“若是不成,我等一起舉行祭祀之禮。”
“項氏一族,清理掉便是。”
“……”
“哈哈,屈黎兄,要相信祭祀一脈,他們似乎于那般事很有信心。”
“估計是有法子說動項氏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