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妃號”上不缺娛樂活動,有專門的表演,不遜于一些勾欄瓦肆。
既然花錢了,那么秉著不能白來一趟的心思,李青霄還是去了位于三十層的劇場,然后李青霄發現這里的表演是真豐富,不僅有一些傳統的曲藝,還有一些擦邊的內容。
說是擦邊,放在西洋人那邊,就是清水級別的,十二歲以上的孩子都能看。
李青霄對此痛心疾首,素菜賣葷價,到底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是道門管得太嚴,還是太壓抑了?
在這方面,進步和保守竟是殊途同歸。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天妃號”上從餐飲到表演的各種項目都已經外包出去,但“天妃號”還是道門市舶堂的產業,也不可能真給你賣葷菜,那多少有點挑戰道門的秩序了。
當年的道門說儒門人保守,其實天底下的人都一樣。
道門之人坐了天下之后,一些道士的思維僵化也堪比花崗巖,也許他們的性命還在延續,修為還在進步,但是思想早已定格在三十歲的時候了。
一個人的世界觀一旦成型,除非經歷巨大沖擊,否則很難轉變。
他們年輕時也許是優秀的人才,但長期的閉塞,跟不上變化,使得他們同樣保守,只是保守的東西不一樣,保一種名為文明和進步的守,八十歲時還抱著五十年前的東西不放。
同樣一件火器,在五十年前是世界頂尖的水平,在五十年后還會是嗎?
經過長時間的異化,進步已經成了升官的另類說法,那么此“進步”還有多少進步意義也就可想而知。
反倒是齊大真人這種人才是異類,從她大膽否定齊大掌教乃至玄圣的政策就能看出來,她從不被傳統束縛,雖然不能說她的道路一定正確,但她是典型的寧可犯錯也不愿意什么都不做。
也許她會帶領道門走向中興,也許她會加速道門的衰亡,誰又能說得準呢。
至于李青霄,他現在還沒有深入思考這些問題,只是覺得哪里不對,可又說不出到底怎么個不對,更沒有解決辦法。
就如現在擺在眼前的素菜,看是不看呢?
看吧,沒啥意思。不看吧,又覺得來都來了。
……
昆侖道府是最特殊的道府,其主要職能就是拱衛玉京,從各個方面各個層次拱衛玉京。
次要職能則是分流玉京多余人口——這么近,那么純,玉京到昆侖。
眾所周知,玉京是道士之城,這些道士也有家屬,不是每個道士都能在玉京安家落戶,大部分道民就被安置到了昆侖道府。
同時昆侖道府還是最大的監獄,大量已落天網的高層道士都在此處服刑,修道觀,建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