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回宮后,昭衡帝先攜劉皇后去慈寧宮拜謁。
從慈寧宮出來,昭衡帝甚至未回乾清宮更衣,便徑直擺駕永樂宮。
他心中記掛著水仙,更記掛著她腹中的皇嗣。
暖閣內,水仙正倚窗看書,見他進來,便要起身行禮,被昭衡帝快步上前扶住:“免了,你如今有身子,不必拘禮。”
他上下打量她,見她氣色尚好,眼底的擔心才散去幾分。
水仙順勢將一直收在袖中的那枚令牌取出,雙手奉還:
“皇上,您看,臣妾好著呢,這令牌都沒派上用場。”
昭衡帝接過令牌,指尖在她掌心輕輕劃過,帶著安撫的意味,隨即在榻邊坐下,將她攬入懷中:
“無事便好。只是朕離宮這幾日,宮中可有讓你煩心之事?”
“煩心倒也說不上,只是”
水仙靠在他肩頭,如實地將昭陽宮發生的事情稟告給他。
她并未直接指控婉妃謀害,只將事實平靜陳述,甚至點明婉妃是好意,但昭衡帝怎不知后宮手段!
昭衡帝攬著她的手微微收緊,眸色瞬間沉了下來。
婉妃還牽扯到太后!
他心中慍怒,但顧及太后顏面,知道此刻并非深究的良機。
昭衡帝壓下怒火,安撫地捏了捏水仙的手:
“是朕疏忽,讓你受驚了。婉妃行事有時確欠思慮。你往后離她遠些,慈寧宮那邊若非必要,也少去走動。”
水仙乖巧點頭:“臣妾記下了。”
她隨即抬起臉,眼中帶著幾分懇求:“皇上,此次多虧了小川子。他對醫學藥道極有天分,平日里就愛鉆研些醫書藥典,這次若非他博覽旁通,后果不堪設想。”
水仙柔聲道:“臣妾想替他討個恩典,不知皇上能否特準他閑暇時,去太醫院的藏書閣借閱醫書?也算全了他這份鉆研的心。”
太醫院藏書閣,若非圣旨,旁人不許入內閱覽。
太醫院的典籍對于老學究來說珍貴無比,在皇上這里卻是一件小事。
小川子救駕有功,昭衡帝自然應允,他將馮順祥喚來:
“傳朕口諭,瑾妃宮中內侍小川子,勤勉向學,于醫道頗有天資,隨時可入太醫院藏書閣借閱研習。”
水仙露出欣喜的笑容:“臣妾代小川子謝皇上恩典!”
待馮順祥去傳旨,永樂宮里,兩人又依偎著說了一會兒話。
多是昭衡帝詢問她這幾日的飲食起居,水仙一一作答。
然而,水仙敏銳地察覺到,昭衡帝雖與她說著話,眼神深處卻似乎藏著些許的心不在焉?
他的目光偶爾會飄向窗外某個方向。
水仙心中了然。
易書瑤終究是落入了帝王心坎。
水仙心中平靜。
她踏上這條路時,便從未奢望過帝王的專寵,她要的是權勢,是復仇的資本,是護住自己和家人的力量。
至于帝王的心在誰身上只要不耽誤她達成目標,又有何妨?
她不動聲色地調整了下姿勢,輕輕撫著小腹,臉上適時地露出倦怠:“皇上,臣妾今日站得久了些,身子有些乏況且”
她微微垂眸,成人之美道:“太醫叮囑,這月份需格外小心,不宜侍奉圣駕。皇上今日車馬勞頓,不如去新入宮的溫妹妹那里歇息?”
昭衡帝聞,微微一怔,隨即低笑起來,捏了捏她的臉頰:
“仙兒這是吃醋了?”
水仙立刻佯裝薄怒,嗔了他一眼,輕輕拍開他的手:
“臣妾哪有!臣妾是顧念皇上的龍體,也顧念著顧念著腹中的皇兒!”
她特意強調了“皇兒”二字,將話題引回龍嗣上。
昭衡帝看著她又羞又惱的模樣,心頭那點被易書瑤勾起的綺思淡了些許,取而代之的是對她腹中骨血的珍視。
他朗聲一笑:“好,朕的仙兒最是懂事體貼。”
昭衡帝站起身:“朕還有些折子要批,今夜就宿在乾清宮了。馮順祥,把朕從宮外帶回來的那些新鮮玩意兒,都給瑾妃抬進來。”
很快,幾個大箱子被抬入暖閣,里面是些精巧的民間玩具、上好的絲綢錦緞琳瑯滿目。
昭衡帝又叮囑了幾句好生休養,這才擺駕離開。
當夜,水仙正坐在桌旁翻看新送來的料子,想著有什么合適的可以派人送出宮去,給爹娘妹妹做衣裳。
銀珠進來低聲稟報:“娘娘,敬事房那邊傳來消息,皇上召幸了溫常在。”
水仙翻檢布料的手微微一頓,一旁燭火跳躍了一下,映亮了她平靜無波的眸子。
她淡淡道:“知道了。”
意料之中。
腦海里,易書瑤那張清麗的臉在她腦海中越發清晰。
在易府時,她作為家生奴,與易書瑤母女接觸極少。
只記得十年前,這對母女被接入府時,易夫人大發雷霆,鬧得闔府皆知。
后來,易書瑤的生母硬是在易夫人的嚴防死守下生下了兒子,站穩了腳跟,手段可見一斑。
如今易家送她入宮,目標十分明確,定然是為了爭寵,甚至是為了冷宮里那位?解易貴春之困?
水仙又想起今日宮門前,麗貴妃和婉妃驟變的臉色。
麗貴妃的震驚警惕尚可理解,畢竟易家是她的敵人。
可婉妃呢?她那眼神,絕非僅僅是看到易家新人的敵意,更像是一種認出舊識的震驚?
那張臉究竟有什么特殊?為何會讓二妃如此失態?
線索太少,迷霧重重。
水仙輕輕吹熄了燭火,緩步回到了內室,坐在床榻上。
黑暗中,她撫著小腹,靜靜思索著應對之策。
翌日清晨-->>,水仙剛用完早膳,便見銀珠便腳步匆匆地掀簾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