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希神色如常地說,“李先生,我們會讓專業人員對這份清單進行專業分析,然后再談,你看如何?”
李干當然同意了。
不過,他可沒慣他們毛病,當天中午就乘專機飛985廠了,干辦在那里,一大堆事等著他處理呢。
這件事情本來就是李干的正常工作安排,他就是東大第一空中飛人。
上午還在南港開會,搞不好晚上就在天府那邊吃火鍋了,第二天一大早沒準就出現在了東北,吃上了大亂燉。
可是,就是這么一個正常的工作安排,把貝希小組三人給嚇壞了。
他們以為李干是對他們感到了不滿。
貝希小組的反應,直接就反饋到了華盛頓那邊去了。
這么長一份清單,正常來說,沒有一兩個月時間根本搞不清楚哪些屬于可以轉讓、哪些屬于不可轉讓的。
結果,華盛頓那邊得到了貝希小組的報告后,瘋了一般找來幾百名技術人員,全部關在一個地方,只有一個要求——在最短的時間里,把清單上的目錄按照戰略尖端、戰術尖端、獨家等類型清理出來。
再對照他們的標準,按照高、中、低三類分出來。
華盛頓就一個念頭,趕緊的給予反饋,否則李干扭頭去找蘇聯人合作,那麻煩可就大了。
他們可是清楚地記得,在59年代初期,蘇聯人援助了東大156個項目,幾乎就是幫助東大建起了一個完善的工業體系。
莫斯科一旦確定了戰略,是真的能豁出去的!
其實,李干的本意就是利用這份清單慢慢跟貝希小組磨,能搞到多少算多少,關鍵是爭取時間。
當前的形勢對東大是最為利好的,左右逢源兩頭吃。
這中間的度要把握得非常精準,要是過于傾向于某一方,都有可能讓另一方徹底放棄尋求合作的念頭。
和戰略發展機遇期相比,什么技術都是可以放棄的。
他不著急,美國人著急了。
當蘇聯紅海軍太平洋艦隊東南亞分艦隊得到東大允許,向東進入西太平洋,同時太平洋艦隊的遠東基地,一支由數十艘艦艇組成的混編艦隊東出西太平洋。
傻子都知道,這兩支艦隊是要深入太平洋海域活動了。
華盛頓終于坐不住了,立即作出決定,指示貝希小組趕緊的李干聯系,并且發來了一份底線清單。
貝希小組這一次主動跑到天府來找李干。
天府的外事部門當然是高度重視了,現在在東大這里,除了美國大使館、領事館,就貝希小組的級別最高,而且負責的事情非常重要、非常多。
天府也要發展經濟啊,因此,對貝希小組的到來非常重視。
又是安排考察又是安排會談。
前兩天,貝希小組礙于外事規則,不得不參加。
他們在東大待的時間長了,和其他美國人不同,他們知道東大人是講情面的,所以就把直來直去的做事方法就改進了。
到了第三天,貝希再也坐不住了,立即提出要求,要見李干。
天府外事部門只得連忙聯系985廠。
偏偏不湊巧,李干正在試飛呢,而且是關鍵時刻。
也就是在這時,貝希得知,殲-11正在進行定型驗收,李干跑到東北那邊去了!
貝希小組立即跑到211廠所在的城市那邊去,當地政府又是同樣的一番操作,搞得貝希小組越發急切了。
他們認為這是李干授意的,就是在拖時間,甚至極可能搞殲-11驗收試飛是幌子,真正目的是和老毛子談判。
東北這里離遠東地區太近了,這個地理位置太敏感了。
這是貝希小組越來越急切的原因。
貝希立即和華盛頓聯系,報告了他們小組的判斷,她認為應該再加大一些力度,拿出一些壓箱底的東西來,否則難以阻止李干魚蘇聯人的談判。
華盛頓立即做出艱難決定——將高端材料工藝基礎試驗數據,向東大轉讓一部分!
這是李干最想得到的技術數據。
這些東西屬于美國的重要國家戰略技術資產!
這玩意兒是技術之母啊!
不夸張地說,有了這部分高端材料工藝基礎實驗數據,東大的材料技術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發展到與美國比肩的水平!
材料技術太重要了。
李干壓根不知道,自己一連串的正常工作安排,會讓貝希小組認為是談判策略的一部分,他也壓根不知道,貝希小組會認為他正在和老毛子接觸。
這一連串的巧合,竟然讓他輕松地達到了此前不敢想的目的……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