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干這些外交黑話,在勒龐聽-->>來,總結起來就一句話——你們對阿爾及利亞動武,我們就給阿爾及利亞援助,你們讓出大多數份額,起碼還有生意做。
勒龐回到了巴黎,來不及休息,立即前往愛舍麗宮總統辦公室向密特朗匯報情況。
她把會談情況詳詳細細地匯報了一遍,就坐在那里閉嘴不了。
在座的都是密特朗的心腹,什么職務都有,勒龐的職務在這里面不高不低,但分量不輕。
外交部長巴羅皺著眉頭,看向勒龐,問,“根據你的觀察,這是李干個人的態度,還是東大的態度?”
經濟財政部長說,“李干是全權代表,當然是東大的態度。”
巴羅卻搖頭說,“你不了解東大的情況。李干對東大決策層的影響力非常大,甚至有些政策是他提議后實施的。”
“這也是為什么總統堅持要和李干談的原因。”
密特朗微微點頭。
巴羅說,“如果是李干的態度,那么就沒有談下去的必要了,不會有任何改變。”
此話一出,大家都沉默了。
看上去是反過來了,實際上卻是現實情況。
反而是,如果不是李干的態度,能爭取到李干的傾向后,外交上還能有一些操作的空間。
大家都看向勒龐,等著她的回答。
勒龐反反復復回憶著和李干會談的細節,語氣肯定地說,“我認為是李干個人的態度,因為他提到了遠東地區的歷史恩怨。”
“這個人的民族情結極為濃烈,他跟我談到了拳頭法則與世界文明的沖突。此人的哲學造詣,以及對歷史的了解非常深厚。”
這時,克馬龍插話說,“是的,他跟我會談的時候,還提到了法蘭西帝國曾經對東大人民做過的事情,用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典故。”
眾人越發沉默了。
密特朗敲了敲桌子,看向軍事參謀部部長,“雷諾,說一說你的看法。”
軍事參謀部部長是總統的軍事總助手,協助總統負責國防軍事等方面的工作。
密特朗這么問,當然是讓雷諾從軍事上發表看法。
雷諾說,“東大海軍兩艘驅逐艦一艘補給艦組成的編隊已經進入地中海,通報上說是保護撤僑船隊,但是大家都知道沒有這么簡單。”
克馬龍忍不住問道,“部長先生,只是兩艘驅逐艦而已,我們有兩個航母戰斗群。”
雷諾看向克馬龍,說,“英國海軍以前也有兩個航母戰斗群。”
這一句話讓克馬龍無以對。
是啊,英國海軍以前不但有兩個航母戰斗群,海軍實力甚至是歐洲第一。
可是馬島戰爭之后呢,已經淪為了地區性的二流艦隊了。
前不久,英國下議院開會討論過,重建海軍需要數百億美元,成本高昂,應該重新審視,英國是否需要維持這么一支大規模海軍艦隊。
因此,英國海軍的重建計劃一拖再拖,遲遲無法從紙面走向船廠。
雷諾說,“軍事上的對抗,我是抱悲觀態度的。強大的蘇聯都需要請求東大出兵援助他們平叛,在遠東戰爭中,東大軍隊的表現諸位也看到了。”
“且不說東大強大的空軍,就說他們最弱小的海軍,先生們,東大海軍現在還弱小嗎?”
“他們接收了大量原太平洋艦隊的艦艇,其中就有39艘核潛艇。我們能看到的是來了兩艘驅逐艦,看不到的水下呢?”
“另外,你們別忘了,東大在埃及、沙特都有飛行教導隊,這些參加過多次現代戰爭的老鳥,開著埃及、沙特的殲-10ce,你們覺得我們的航母戰斗群有一戰之力嗎?”
雷諾這一番話說完,眾人越發沉默了。
如果沒馬島戰爭,他們不會這么認為,可是,馬島戰爭的硝煙味還在大西洋上空飄蕩著呢,再自視甚高,法蘭西也不認為自己比英國海軍強。
良久,克馬龍小聲問,“美國人會支持我們嗎?如果第六艦隊介入,情況也許會有改變……”
眾人立即跟看傻子一樣看向克馬龍。
勒龐淡淡地說道,“美國人如果因此站在了東大的對立面,北約會立即面對一個更加強大的華約。”
如此淺顯的道理,克馬龍不是搞不懂,而是心里面抱著那一絲僥幸心理。
會議開了兩個多小時,各種對策一個個提出來,又一個個否掉,就都絕望了。
密特朗長嘆一口氣說,“那就盡可能保住更多的利益,勒龐,你去和阿爾及利亞政府談,雷諾,暫停對叛軍的支持,和勒龐那邊的談判配合。”
眾人點頭。
這是眼下唯一能做的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