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鐸做出這樣的決定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想通過具體的事情,揪住李存明的尾巴。
如果王文鐸拿以前的情況說事兒,那按照李存明的能量,這些事他會逐步處理,這樣反而不斷地提醒李存明清理自己過往,只會越發難以解決。
可如果展開新的工作,那李存明他敢伸手,那自己就能抓住他的把柄,這樣再把以前的事情翻出來,到時候李存明只會猝不及防,處處漏風。
當然,李存明的事在王文鐸看來只不過是順手的,他最大的目的還是解決古城鄉貧困的問題。
下午,班子會議室內。
王文鐸作為書記,首先發。
“我們古城鄉貧困鄉的帽子已經戴了很多年了,在我看來,固然有古城鄉自然情況的因素,但是我們作為古城鄉的父母官,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古城鄉繼續這樣下去。”
“所以,我覺得我們古城鄉要根據我們當地的具體情況,開展工作,形成屬于我們古城鄉所特有的產業!”
“這就需要我們從考察以及招商入手”
王文鐸根據自己這一周以來的了解的情況,做出了一個古城鄉的招商和發展計劃,并將這個計劃在此次班子會上全盤托出。
“關于今天我在干部大會上所提出的包村包戶制度,也是我結合國家大政策所提煉出來的容易落地的一項措施。”
“具體情況大家可以看一下手中的文件,稍后大家可以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聞,班子成員開始翻看自己手中的材料。
幾分鐘后,組織委員趙向征率先發:
“書記,這項政策固然是好,但是這無疑于加大了我們的工作負擔,你也知道,在鄉鎮一級中,每一個干部和領導身上的擔子都是很重的,而且要對接的事務也很多,如果再分心去落實這項措施,我擔心大家伙兒精力不夠啊!”
紀檢委員李海龍也是緊隨其后:
“是啊,書記,措施很好,但是像落地的話,難度還是太大,就拿我們紀檢口來說吧,每天整理案卷、對接巡視工作就已經忙得不可開交了,如果再包村包戶,我怕干部們吃不消啊!”
隨著兩人的發,其他人也跟著說道:
“是啊,書記,我們現在就已經很忙了,如果再這樣搞下去,我怕干部們吃不消啊!”
“書記,這樣是不是太張揚了,區里那邊會不會有意見啊?”
“”
一時間,班子會議室仿佛成了菜市場,你一我一語,吵吵嚷嚷。
但中心思想就一個,措施很好,但是不能落地!
王文鐸只是靜靜地看著他們,一不發。
顯然,李存明和他的這群爪牙已經通過氣了,想讓王文鐸到古城鄉所提出的第一項工作就被否掉,如果真的成功了,那對王文鐸的威望而,是巨大的打擊,今后只怕他也別想再開展什么工作了。
李存明看著眼前的情景,老神在在,眼中不時劃過一絲輕蔑。
等到眾人的討論聲漸漸消失,王文鐸看向李存明,開口道:
“李鄉長,你怎么看?”
李存明喝了一口茶水,語氣不急不緩地說道:
“這不同志們的意見已經出來了,我看我就不用發表意見了吧。”
說話時,李存明的得意已經溢于表,但王文鐸并未生氣。
“看來大家對這項措施并不是太認同啊,我聽大家說得最多的是覺得擔子太重。”
“那這樣吧,覺得擔子重的同志可以向我匯報,我整理出來以后,會向區里打報告,給大家松松擔子,免得同志們的身體吃不消,到時候也可以讓擔子輕的同志頂上來嘛,我看有很多同志還是年富力強的!”
王文鐸這話一出,會議室內針落可聞。
身在體制內的誰不知道,加擔子是好事兒,可松擔子誰也不想啊!
而且王文鐸也不怕這樣做會對自己的威望產生打擊,給大家留下只會打小報告的印象,畢竟,報告是你自己打的嘛!
李存明此刻也坐不住了,沒有了剛剛的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