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豐看著孟云華激動的神態,對安排葉無忌擔任縣令更有了把握。
錢,能通神。
錢,才能動人心。
若非皇帝一味的攤派苛捐雜稅,只想著奢靡享樂,孟云華這個知府不可能為了錢,忽略一個武將殺文官的事情。
林豐取出衣袖中劉奇的罪證,遞過去道:“孟知府,這是劉奇的罪行,全部罪證確鑿。您如果不相信,可以派人調查。”
孟云華接過來看。
越往下看,臉色越是鐵青。
當他看到最后,看到劉奇以招收丫鬟的名義,養了群沒有嫁人的女子,竟然取女子的月事血煉丹,惡心到了極致,更憤怒到了極致。
孟云華是傳統的士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更以天下為己任。
恰是如此,更憎惡劉奇這樣的人。
一個縣令就魚肉百姓,激起了孟云華的殺意。
“殺得好,這樣的人不殺,天理不容。”
孟云華看著林豐,點頭道:“只是你殺劉奇的事情,不要四處宣傳。這事情如果傳出去,對你沒有好處。”
林豐點頭道:“我明白的。”
孟云華背著手來回踱步,沉聲道:“平康縣令身死,要安排一個合適的人去接任。林豐,你在平康縣出手,覺得平康縣的縣丞怎么樣?”
林豐搖頭道:“平康縣丞趙征是普通百姓出身,壓不住平康縣的大族。”
“哎……”
孟云華嘆息一聲。
林豐提及的問題,是現在的大問題。
原本就是皇權不下縣,皇權在頂層,基層都是地方大族的人在治理。國力鼎盛時,各縣的縣令是朝廷安排,且禁止本地人出任縣令。
當今皇帝肆意享樂,不管原本的規矩,只管撈錢,破壞了很多規矩,導致百姓家破人亡,地方兼并越來越重。
地方的兼并大了,許多百姓流亡,許多百姓成為大族的附庸奴隸,地方的大族勢力快速增強。
天下亂了,苦的是百姓。
豪強大族反而沒覺得有什么,甚至樂見其成,因為越是混亂,他們才越有機會兼并百姓的土地。
太平盛世,沒有這樣的機會。
天下亂了,或是哄抬物價,或是放高利貸壓榨,或是借助徭役敲詐。一旦百姓還不上,百姓把土地抵押了,最后就什么都沒了。
地方勢力增強,普通官員想在地方做事難如登天,說不定就被架空。
空降下去的很多官員,也壓不住地方大族。
孟云華有些為難,沉聲道:“平康縣的縣令人選,的確有些麻煩。第一,平康縣經常發生叛亂,有賊匪肆虐。第二,平康縣很窮,又不怎么安全。尤其平康縣挨著北蠻邊境,也很危險。很多人寧愿待在府城,都不愿意去平康縣。”
林豐反而喜歡這樣的情況,主動道:“孟知府,我倒是有一個人選。”
孟云華問道:“誰?”
林豐道:“葉無忌。”
孟云華聽得身形一顫,震驚道:“你真是瘋了,葉無忌是什么身份,你也是知道的。”
“葉春華被斬首,葉家是卷入太子謀反的人。借著特赦的圣旨,葉無忌才得了自由身。現在讓他擔任縣令,你嫌我死得慢嗎?”
“林豐,莫非我對你不好?或者是你想殺了我?”
林豐神色嚴肅,搖頭道:“孟知府錯了,我覺得葉無忌出任縣令,至少有三大好處。”
孟云華面色嚴肅,沉聲道:“哪三大好處?”
林豐不卑不亢道:“第一,葉無忌能為孟知府搞錢。”
“葉無忌這個人很有才華和能力,他被流放到平康縣趙家村。正常情況下,早就日子艱難,朝不保夕。”
“可是,葉無忌已經立足趙家村,更是和當地人打得火熱。他借著平康縣在邊境,帶著趙家村的人做生意賺錢。”
“葉無忌擔任縣令,絕不可能偷奸耍滑,只會任勞任怨聽從你的安排,而且能持續繳納錢財上來。”
“天下亂了,陛下這一次攤派二十五萬兩銀子的賦稅,下一回呢?下下回呢?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必須早作準備。”
林豐沉聲道:“一個能賺錢的人,對你很重要。”
孟云華神色平靜,沒有什么意動,問道:“第二個好處呢?”
林豐繼續道:“第二,太子謀反的事情,我聽葉瑾和墨雨說過,卷了大批人進去。”
“太子太傅葉春華、工部尚書墨翰,以及其他很多人被殺。即便如此,也還有一些人活下來,他們背后的關系網還在。”
“太子謀反,是陛下逼迫的,是陛下造成的。人心在,公道始終在,誰都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認為遲早會翻案的。”
林豐沉聲道:“畢竟,這些人有門生故吏。”
孟云華冷聲道:“想翻案,那是不可能的。陛下在一日,就不可能翻案。”
林豐說道:“陛下如果英明神武,能掌控一切,自然不可能翻案。可是,陛下行事愈發昏聵,只顧自己的利益,葉春華他們的事情就會有變化。”
“一旦新君登基,要否定陛下,就會為故太子翻案,赦免卷入的人。”
“孟知府讓葉無忌在平康縣擔任縣令,就是閑時落子,下了一步妙棋,進可攻退可守。不論局勢如何變化,都無法影響到你。”
林豐正色道:“你安排了葉無忌,是在為自己鋪一條退路。”
孟云華眼神若有所思。
太子謀反身死的事,是太子反對皇帝的苛政,被逼成謀反大罪。實際上如今,也還有很多人懷念太子,覺得太子沒做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