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隨身帶著的一個布袋子放在桌上。
“我家你嬸子說,你現在需要營養,這是家里自己的小米,你熬粥補補。”
姜海棠愣了一下,說道:“大隊長,不用這樣,只要繡品符合條件,我們就收。”
大隊長知道姜海棠這是誤會了,當下赧然地說:“海棠,你誤會了。我沒有這個意思,就是,就是覺得,你惦記著咱們大隊的人,咱們大隊也不能太不懂感恩,這些就是我們的一點心意……”
聽大隊長如此說,姜海棠也沒有繼續推辭,而是收下了這袋小米。
,把現有的力氣更高效地用出來。”
大柱有點沒明白:“借力?省力?海棠姐,你的意思是……”
“比如,”姜海棠整理著思路,“現在用的老式步犁,人得費很大力氣壓著扶手才能保證犁的深度。能不能在犁鏵和扶手之間加個簡單的調節桿或者小輪子,讓扶犁的人主要控制方向,省下壓犁的力氣?”
“或者,軋場用的石磙子,現在全靠人拉或者牲口拖,能不能做個框子架著它,用一組簡單的齒輪或者皮帶輪,人搖著轉,雖然也費勁,但是不是比干拉省力,還能更均勻?”
大柱的眼睛慢慢亮了起來,他猛地一拍大腿。
“對啊!我怎么光想著讓它自己跑呢!先從讓現有的家伙什更好使開始!海棠姐你這點子太實在了!”
兩人的討論立刻討論起來。
姜海棠雖然對農業技術不熟悉,但是憑借多年種地使用機械的經驗,加上對機械結構的熟悉和了解,提出一些改良想法。
大柱茅塞洞開,連連拍手。
“加調節桿這個行!”大柱比劃著,想到了一連串的好點子,“用廢拖拉機上的舊轉向連桿……”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