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鐮的思量不是沒有道理,看上去這―次鬧事的雙方一個是藩王,一個卻只是千戶侯爵,只看明面上的力量,絕對是靖江王府占了優勢,可是大明沒有外姓就藩的先例,一個錦衣衛千戶卻能敕為萬戶侯,這本身就有另一番的深意。
先看看,看看靖江王府會有什么動作,看看朝廷怎么看待這場官司,再看看萬戶侯到底是什么背景,半個月后自然會水落石出。[]
陳鐮計議定了,自然變得謹慎起來,巡撫衙門對廉州發生的事似乎并沒有過問的意思。
而與此同時,整個靖江王府卻是亂作了一團。
靖江王一系早在廣西扎根,延續四代,枝悠地道:“趙先生,現在唯有告御狀了,以趙先生之見,朝廷會偏向哪一邊?”
靖江王所說的朝廷,其實是宮里,宮里偏向哪一邊才是最重要的。
趙先生沉吟片刻,道:“王爺,學生以為王爺只有三成的勝算。”
三成?
靖江王的臉色更差了。
趙先生道:“這個萬戶侯別看爵位不高,可是畢竟開了外姓就藩的先河,若是沒有宮里信重,沒有圣眷,豈能就封?所以以學生看來,此人正是因為有宮里撐腰,所以才如此膽大包天,這官司當真打起來,王爺未必有什么勝算。”
靖江王吸了口氣,冷聲道:“這大明是姓朱的,堂堂藩王被一個小小的千戶所欺,難道皇上還會偏袒外人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