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二章??唐學謙的仕途新
“到北京不到兩個月,人都胖了兩圈……”唐學謙拍了拍腰間微顯的贅肉,笑著跟張恪打趣,對葉建斌,他卻是很正常的握手招呼。
這時候才看見許瑞平從校內走過來,不曉得他有什么事情耽擱,這才急沖沖的趕了出來,張恪笑著問他:“什么時候你也來中央黨校學習了?”
“你是笑我沒有資格啊,”許瑞平笑著問張恪,“你每次出來都前擁后呼的,其他人呢?”
“都在外面等著,人太多進來,有些惹眼了。”張恪笑了笑說道。
許瑞平給唐學謙當秘書有兩年的時間,兩年的時間,行政級別上了副處。無論是徐學平,還是唐學謙去江南省都沒有體己的人,徐學平將江南省當成他仕途的最后一站,沒有什么顧慮,能夠放開手腳去整頓江南省的陳規陋俗,不過唐學謙卻是將江南省當成自己仕途新的,要是以為抱上徐學平的粗腿就可以高枕無憂,那就愚不可及了。
唐學謙要帶一兩個體己的人一起去江南,也沒有比許瑞平更合適的人了。許瑞平跟著唐學謙去江南省,要比海州還要好一些。
唐學謙對海州算是放手了,許瑞平也就沒有留在海州,這次先跟著到北京來,先掛名到海州市駐京辦事處,等唐學謙的職務正式調整過來,他可以隨時先掛入江南省辦事處的名下,然后再隨唐學謙去江南。
中央黨校內的道路都是濃密的林蔭遮閉,夕陽斜暉從樹木間隙間射來,仿佛給水泥路抹上一層金色的光澤,林間的草叢還是碧綠,還沒有露出秋后的清冷枯色來。他們選的餐廳看上去像是五六十年代興建的會堂式建筑,走將進去,里面的裝潢倒也算得上金碧輝煌。他們進來用餐算是早的,餐廳里沒有多少人。張恪心想:即使到了用餐時間,大概也不會有多少人吧?進中央黨校學習的都是中高級官員且大多數都手握實權,像唐學謙想過得舒服一些,生活完全可以讓海州駐京辦事處照顧得無微不至,特別是那些無孔不入的商人,地方上的父母官進京學習,他們又怎么會放棄如此良機不趕過來跟父母官親近呢?
張恪跟唐學謙大介紹起這些天來東山島建港的實際進展,笑著說:“新亭的市委書記竇唯濤倒是急著來見唐伯伯你,可惜這時候還師出無名――”
唐學謙與竇唯濤的直接接觸也就僅限于上回在香港國際機場給竇唯濤截住的那次,這些天也在研究江南省的一些材料,從竇唯濤以往的履歷與人望來看,知道這人還是相當有些政治抱負的,也有能力與干事的魄力。這次東山島建港、未來還要大規模的發展港口經濟,新亭市受惠幅度之大將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可以預見新亭的經濟發展速度將遠遠超越江南省的其他地區,即使超越金山也不是太難想象的事情,那竇唯濤未來在江南省的地位也就不容忽
視――唐學謙不會因為即將升任副省部級而對竇唯濤有所輕慢,再說他已經將江南省當成他仕途的新,做好了在江南扎根立足十年的準備,在江南省需要一批政治上的盟友與支持者,而不是簡單的去依賴徐學平。就像錦湖在江南省的利益,也不是三四位身居高位的官員就能夠保證的,唐學謙看著張恪,雖說從小看著他長大,他腦子里運轉的東西還真是超乎想象啊。
唐學謙笑著說:“有什么師出無名的,竇唯濤到北京來,作為朋友,也是可以聚一聚的。”
“竇唯濤近兩天也是要來一趟北京的,”張恪說道,“葉哥這段時間會留在北京,我也會在北京多留兩天,有機會,那就見一面吧……雖說東山島建港一事才剛剛抬出水面,新亭市里的準備工作卻很充分,再說竇唯濤也有些擔憂不知道什么時候華人資本逃離印尼會嘎然而止,我想他也是希望將一些工作搶在前面做完,不然等省里、部委將工作理順少說也要三五個月的時間――正式動工興建肯定要拖到明年。”
“印尼政局不會永遠動蕩下去,印尼有親m且強勢的政治領袖上臺來穩定政局,華人資本撤離印尼的趨勢就可能得到遏止,”唐學謙問道,“你給我交個底,融資的事情到底有多大的把握?”
“這里也沒有外人,將底說給唐伯伯你聽也沒有什么,”張恪笑了笑,說道,“錦湖商事、南洋海運等相關方早就開始籌集建港的資金,加上東海聯合鋼鐵集團、洋浦船業的出資,現在我們正積極要將新加坡港口集團拖進來,就算華人資本從印尼撤離現在就嗄然而止,十多億、小二十億美元的融資也不成問題……關鍵還是國內的問題――但是這個底,我不能隨便交待出來,之前也就告訴徐伯伯一聲,對其他人都守著口風――也不是要刁難別人,只不過我們不去刁難別人,就會給別人刁難……”
唐學謙笑了笑,江南那邊不會存在什么問題,但是這個項目要在部委過好幾道關卡,部委的關卡可不是那么好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