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救命的稻草與釜底抽薪
在顧宅,唐學謙得到確切的消息,中央組織部對他的調令會趕在國慶前夕公布出來,已經是26日了,剩下不了幾天就將站到一個更高的平臺上縱橫捭闔,也隱隱能看到政治核心圈內的風景了。
江南省委原先有十一名常委成員,唐學謙算是額外補充的常委成員,在江南省,除了有一把手省委書記徐學平的支持外,這邊又與陳新民聯系上,陳新民之前在江南省的政治資源由他來繼承是沒有疑問的,這當然需要從長計議,也需要進甄別;另外一方面,梁偉法年長唐學謙近十歲,下一屆他無法接替徐學平擔任省委書記,也不可能在省長的位子上繼續留守下去,年齡層次的落差避免兩人在政治前程上起沖突;省委常委成員里,資格、資歷、年齡與唐學謙接近的,大概就是即將頂替周瑾瑜在省委位子的趙有倫了,但是眼下談競爭還太早;東山島建港項目一旦啟動,新亭的經濟將迅速崛起,而江南省內除了金山之外,又沒有其他分量重的城市壓??制一下新亭的光芒,可以預見新亭市委書記竇唯濤將是江南政壇崛起的一匹黑馬,不過他的資歷總是要比唐學謙、趙有倫差一些――唐學謙在江南省內部的上升通道是暢通的,他未來能走多遠,關鍵還是要看對政治核心圈有影響的人物的支持。
唐學謙在顧宅周末兩天的時光相當的愉快,27日,張恪陪同唐學謙拜訪了中央軍委委員、中央委員、總裝備部副部長崔文毅中將,28日,中央組織部正式下達了唐學謙調往江南省出任省委常委的通知,海州市委書記一職暫時空缺,海州市黨政工作暫時由陸溢光、杜小山、宋培明三位副書記分擔其責。這種拖延對錦湖是有利的,特別是中央委任新的海州市委書記可能就是與浙東文舟嚴家有著密切關系的劉聞濤,多拖延兩個月就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劉聞濤涉足海州政壇可能帶來的政治風險。
竇唯濤與陶書藝等人也是28日這天抵達北京,正式代表新亭市委、市政府向計劃發展委、交通部等部委提交東山島建港的申報材料,唐學謙還要在中央黨校學習近一個月的時間,即然他在江南省的職務已經明確下來,就可以正式代表江南省插手在北京的協調工作,這段時間葉建斌也會將大部分的精力留在北京運作。
在亞洲金融風暴向全球蔓延,令人生出即將拖垮全球經濟的擔憂,國內出口外貿行業受挫較深,中央也連續出臺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拉動內地市場需求的經濟刺激政策。在此背景下,引進海外資本推動東山島建港工程,中央高層是持普遍贊同意見的,只是一道道程序走下來,也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
張恪在離開北京之前,給信息產業部副部長易云飛叫了過去,從易云飛那里知道一個不能算是特別好的消息。
“葛建德剛剛跟部里通了氣,華夏
電子打算聯合rbnec電子向科王注資,利用科王年初收購的三元電視機廠生產crt彩電,nec也將向科王轉讓最新的crt顯示制造技術――這僅僅是他們第一步合作……”
“沒想到科王在垂死掙扎之際還能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張恪乍聽到這個消息的確有些意外,rbnec背后是三井,是池佐秀藏,那是肯定的,但是科王是怎么搭上池佐秀藏的,是華夏電子在背后搭橋牽線嗎?
“國內生產crt彩電的企業已經足夠多了,長虹、創維、廈新、海爾、海信、tcl、康佳這幾家企業在crt顯示制造領域的表現都不錯,而且有多一半都是部里的企業,當初這幾家企業都拒絕并入華夏電子,葛建德終是想在彩電上另起爐灶……”
張恪手腕擱在膝蓋上,認真的聽易云飛說話。
現在信息產業部旗下的彩電企業都是原電子工業部的底子,九十年代末期在電子信息產業領域里彩電是規模最為龐大的單一行業,九七年國內彩電總產值就超過八百億,原電子工業部旗下彩電企業的產值就要超過五百億,自然會抵制并入華夏電子,也有這個資格與實力。雖說長虹在九七年春季就掀起彩電行業的價格戰,但是由于國內逐步的掌握了crt的一些核心技術,價格戰還沒有進行最殘酷的階段,行業的整體利潤率還相當不錯,也難怪葛建德氣勢洶洶的要聯合rbnec電子了產合向科王注資進入crt彩電制造領域。
crt彩電即使十年二十年還一時淘汰不了,但是畢竟已經步入衰退期,而且國內的競爭也格外的激烈,對于科王來說,這也僅僅只是一根稻草而已,再說張恪也不會相信科王能通過三井獲得日系電子廠商手里最核心的制造技術。
張恪與易云飛談了一會兒話,就告辭離去。
28日下午,建鄴市委大樓三樓的會議里在召開國慶前夕最后一次例行的市委常委會議。
開了整整一下午的會,市委常委們都有些疲倦,最核心的幾個議題都已經討論過去了,大家就有些懈怠了,看著窗外斜射進來的夕陽光輝,都覺得會議差不多可以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