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母女如花
張恪與陳妃蓉乘公交到橡樹園實驗園前下車,他拿著身份卡與陳妃蓉進入風景秀麗有如園林的實驗園區,園區的門禁管理稍松馳些,普通員工在節假日還可以帶著家人進來游玩。
進入實驗園內具體的研發大樓,門廳里還有一道門禁,就十分的嚴格,雖說有高級別的身份卡,滿臉狐疑的安衛還是將張恪與陳妃蓉擋在門口,他們怎么看都不像是擁有高級別身份卡的人――張恪不得以打電話讓橡樹園首席科學家譚云松親自下樓來接他們。
柳志成也在這里,他與譚云松一起來,見陳妃蓉跟在張恪身邊,也沒有多問什么,跟他們年輕得過份的老板握了握手,就往門禁通道走去。
“看來我對這里的關心太少了,”張恪走過門禁通道,警鈴沒有像他擔心的那樣刺耳的響起,跟譚云松感慨的說一句,語氣一轉,又慰問起譚云松、柳志成來,“辛苦你們國慶假還留下來工作,陳信生告訴我,國慶節那天,你們還在實驗室里趕通宵了……”
“閃存芯片的檢測通不過,我們誰都無法安心休假,人還不如留在實驗室里心踏實些,”譚云松笑著說道,“我已經跟研究人員許諾了,檢測通過后,大家可以選個地方好好的放松一下,費用由項目組買單。”
“這是應該的,”張恪說道,“我都讓世紀錦湖在新蕪給你們預備下最好的客房,等你們隨時過去,”對柳志成說道,“正式投產也不用急于一時,中晶微芯也無需拼著命去榨盡員工每一滴血汗……”
“還以為我的這種榨盡精神會得到你的賞識呢,你還不能算合格的資本家,”柳志成開玩笑說道,又輕嘆了一口氣,“集成電路制造,中晶微芯跟競爭對手的差距太大了,很難輕松下來――我也會安排員工分批休假的。”
身為亞洲最大集成電路制造商臺積電前首席運營官柳志成是業內公認的建廠能手,在他領導的團隊努力下,中晶微芯的第一座晶圓工廠正式動工興建才十個多月,九月中旬就進入試生產階段;華夏nec的工廠前期籌備工作才完成,預計的建設期為二十個月,也就要拖到兩千年底才可能會對中晶微芯產生競爭――張恪很懷疑華夏nec到零零年底之前能生產出第一片晶圓來。
張恪能夠安心的去新蕪休假,柳志成等人卻要為中晶微芯的正式投產做準備,腦子里根本沒有休假的概念。張恪要求中晶微芯能最先生產閃存顆粒,不僅中晶微芯的人無法休假,橡樹園的首席科學家譚云松以及負責集成電路基礎技術研究的主任工程師舒強、王衛良、梁清揚等人以及產品檢測中心的同仁都無法正常的休假。
張恪夾起一枚閃存顆粒,看上去跟普通的芯片有什么區別,卻是為了這枚芯片跟東芝前前后后算計了半年多的時間,甚至將錦湖成立以來
所有的技術底子都拿去跟東芝做交換,才獲得閃存芯片的完整技術。也就在技術交換協議正式生效四個月后,在中晶微芯的生產線成功的試生產出第一批32m儲存容量的閃存顆粒。
“今年的良品率只怕還無法達到讓人滿足的程度。”柳志成見張恪一臉的興奮,忍不住要給他打一打預防針。
“除了抽取一定比例的研發經費對半導體存儲技術進行深度研究之外,錦湖對閃存顆粒采購價格不要求低于東芝或三星的同期價格,”張恪問柳志成,“這樣,中晶微芯能否維持盈利?”
“若是這樣,能維持盈利――我們良品率雖然一時間無法提高到讓人滿意的程度,但是成本畢竟要低于三星、東芝許多――但是,”柳志成聽張恪這么說,他稍松一口氣,又問道,“愛達的iplayer與閃存盤不是急著降低成本開拓更大的市場?”
“急,也不于急于一時,”張恪擠著嘴唇,“我給你們定個原則,具體的你找陳信生他們去商量――對中晶微芯,我們絕不能殺雞取卵,我也很期待中晶微芯能利用六到八年的時間成長為亞洲一流的集成電路制造商,為國內的信息產業奠定真正穩固的基石……”看著夕陽光輝從落地玻璃透射進來,張恪看了看表,對柳志成、譚云松說道,“你們,特別是下面的研究員們要注意勞逸結合,我可不想日后讓人指責錦湖成功的背后飄著濃郁的血腥味……”
譚云松、柳志成都笑了笑,張恪手起捻起一枚閃存芯片,問道:“我能留著做紀念品?”沒有讓他們相送,與陳妃蓉徑直下樓走出實驗園,往學府巷步行而去。
在學府巷口上看到杜飛走在前面,他身邊兩個女人的背景十分的熟悉,身材稍高的女人成熟性感,披著波浪卷的長發,身材性感,穿著牛仔褲的雙腿渾圓修長,稍矮的女孩子身材纖細,走路給人一種踮著腳尖的感覺,十分的青春。
“啊!”張恪與陳妃蓉悄悄的跟上去想看個究竟,卻是沒有想到是李芝芳與周曉璐母女倆,張恪張了半天的嘴,才喊了一聲,“李老師啊,你怎么在建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