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曾子輝的效率很高,還不如說高盛公司在華爾街、在美國的影響力大得驚人,張恪在舊金山的第三天,曾子輝就傳回消息說亞馬遜對全球音樂在線的股權轉讓很感興趣,甚至希望能全盤接受錦湖手里70%的股份,并開出兩億美元的試探性報價。
新科技浪潮中,亞馬遜大概是受益最大的新科技公司之一吧,比起亞馬遜的商業奇跡,此時的錦湖至少在表面上看來還稍遜一籌。
九五年七月中旬貝索斯以父母借給他的30萬美元為本,在西雅圖郊區租下的住處建立名為亞馬遜的網路零售商,在互聯網上為一千一百多萬用戶提供圖上零售商的地位,對其他電子商務網站開始大規模的并購。
網上付費音樂下載銷售作為電子商務的重要分支越來越得到市場的認可,而且錦湖所創造的互聯網資源與硬件平臺相結合的商業模式市場潛力不容小視,模式又很難模仿,亞馬遜想保持北美最大網上零售商的地位,對全球音樂在線生出覬覦之心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張恪、陳信生他們聽到亞馬遜由曾子輝轉述出來的收購意圖,考慮都沒有考慮,就直接拒絕掉,沒有與亞馬遜進一步接觸的意愿。
雖然全球音樂在線在未來十年內自身所能創造的利潤極為有限,但是其對iplayer硬件在版權保護嚴謹的歐美日韓地區銷售的巨大促進作用是不容忽視的,錦湖絕不可能放棄實質性的控制權――要是錦湖愿意放棄控制權,東芝絕對不會吝嗇這兩億美元。
除了亞馬遜之外,之前最早進入昆騰在線、此時賬面盈利巨大的華登系風投基金對全球音樂在線的股權也發生濃厚的興趣,這些風投純粹是想投機獲利,不會去牟求控股權,為了控制風險,甚至不會持有太多的股份,也沒有通過曾子輝,而高盛公司傳出風聲之后,就直接派出代表到舊金山來與這邊接觸,他們的動作迅速,也開出四千萬美元換10%股權的條件。動作如此之迅速,說明他們一直都在盯著全球音樂在線。
比起年前東芝、斯高柏的注資持股價碼,華登公司旗下的風投開價足足提高了一倍:但是相比較去年,納斯克達指數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也足足提高了一倍,像亞馬遜這類的電子商務網站的股價增漲幅度都遠遠超過一倍――昆騰在線上市交易還不超過三個月的時間,市值就超過10億美元。
高盛公司旗下的風投這次反而能沉住氣,即使曾子輝在背后牽線搭橋,高盛旗下的風投都沒有急著出面。
張恪對新科技浪潮能持續明天秋后不破滅極沒有信心,但是有信心能堅持到明年,還有很寬裕的時間進行股權轉讓的談判,將相關事務都委
托給北美公司,他與陳信生、柳志成等人飛往達拉斯與德儀進行0.250.18微米晶圓制程工藝技術轉讓最后階段的談判。
德儀這邊是老朋友德爾法西出面接待,德儀中國區總裁周長青自然也要從北京飛回達拉斯參加最后階段的談判。
八月下旬的達拉斯比建鄴的天氣還要溫潤得多,只是商務之旅稍顯枯燥乏味了些。
德爾法西真要算錦湖的老朋友了,陳信生在德儀工作時,長期都是德爾法西的手下得力干將,私人情誼頗厚,可惜再深厚的私交都不能讓德爾法西小小的“犧牲”一下德儀的利益,還真是讓人遺憾。
要說錦湖之外還有誰在看著錦湖奇跡般的崛起,德爾法西要算一個,錦湖最早上影碟機業務時,德儀就是最重要的合作伙伴,這些年來,錦湖與德儀在許多領域都有密切的合作,合資公司、聯合研究機構,甚至德儀還對中晶微芯持有10%的股份――特別是在影碟機解碼芯片與iplayer??硬件架構上的合作,使得兩家公司都收獲到豐厚的利益。
由于全球電子市場的疲軟,德儀九八年全年利潤下降到不足八億美元,其中超過兩億美元是從錦湖關聯的業務中產生的。
九九年上半年,雖說新科技經濟狂熱無比,但那多是資本市場的事情,全球電子元器件市場依舊疲軟不堪,但是隨著中國消費類電子市場的迅速壯大以及iplayer在全球的銷售漸旺,德儀預計九九年將從與錦湖關連業務產業超過三億美元的凈利。
錦湖這個戰略合作伙伴,也越來越不容德儀高層人士忽視了。
美國媒體與公眾對內情卻多有不了解,今年上半年,錦湖與美國唱片工業協會這場跨越半年時間跨度的官司,使得錦湖在北美地區的名聲大漲,也使得一小撮美國媒體與公眾質疑錦湖電子技術快速提升的背后是德儀在進行技術輸送,有些媒體甚至提議重新審查德儀與錦湖的交易,使得德儀承受了不小的壓力。
壓力該壓力,在巨大的商業利益面前,這種壓力就算不了――這時候誰也不能忽視中國正迅速成長的消費電子市場,誰也不能忽視錦湖在中國消費電子市場的地位。
張恪與陳信生、柳志成等人抵達達拉斯的當夜,德儀首席執行官安吉伯還是在他的私宅里特意給張恪舉辦的私宴以盡歡迎之情。
賓朋盡歡之余,安吉伯、德爾法西也要感概錦湖的發展之速。
雖然中晶微芯去年年中時接受德儀的注資,事實上并沒有獲得德儀在制程技術上的支持,中晶微芯卻從建成投產之初不足30%的良品率提高到現在的80%,表現甚至要好過其他制程工藝成熟的晶圓廠。中晶微芯新浦工廠經過近一年時間的磨合,實際產能提高到每月六萬片。
九九年上半年,svcd碟機國內產量達到一千萬臺,全球svcd碟機產量約在一千兩百萬臺左右,svcd解碼芯片90%、控制芯片50%以上的市場份額由愛達、德儀、斯高柏三家公司的合資公司控制,在新浦工廠的工藝條件滿足條件之后,合資公司差不多將近一半的訂單轉給中晶微芯。
依靠數字手機技術促進協會而成長起來的國內數字手機及其他電子元器件廠商,在這些電子廠商所形成的芯片代工業務市場里,中晶微芯差不多占了一半的份額,除此之外,就是錦湖擁有知識產權的中低端芯片訂單差不多都交給新浦工廠代工,包括利潤最高的閃存芯片業務。
中晶微芯新浦工廠在全球電子產業相對低靡之際,依賴這些業務,在工廠建成后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實現了盈利,已經算是相當出色的成績了――當然,中晶微芯新浦工廠的成功,主要還是依賴于錦湖的垂直生產體系,新浦工廠此時所獲得的訂單或直接或間接的都跟錦湖有極大的關系。
錦湖的生產規模在不斷的擴大,特別是以數字手機技術促進協會為基礎滋生出來的數字手機產業集群也漸漸有了根基,加上國內相對低廉的制造成本,中晶微芯在國際芯片業務市場也將擁有一席之地,新浦工廠建成還不足一年,就必須去考慮產能擴張與技術升級了。
對德儀來說,中晶微芯孜孜以求的0.25微米晶圓制程技術是其正在淘汰掉的技術,德儀一部分采用0.18微米制程技術生產的芯片產品也交由臺積電、hg安南等晶圓廠代工,轉讓0.250.18微米晶圓制程工藝技術,對德儀自然晶圓生產業務的影響極小。
一方面,迫于高昂的生產與管理成本,德儀需要從中低端的晶圓生產中退出去,另一方面,由于越來越多的電子公司逐漸掌握中低端芯片設計技術,一旦德儀從中低端晶圓生產中退出來,將徹底無法去分享中低端芯片市場的利潤。
雖然中低端芯片市場院利潤率較低,但是勝在市場容量巨大,總利潤規模還是相當的可觀。
對中低端晶圓廠進行持股,分享中低端芯片市場的利潤,無疑成為德儀最佳的選擇,這也是德儀在一年前做出向中晶微芯注資持股戰略決策重要依據――此時將正在淘汰的0.25微米晶圓制程工藝轉讓給中晶微芯,德儀內部的認識是一致的,作為轉讓技術的附加條件,德儀也將繼續追加對中晶微芯的投資;但是0.18微米晶圓制程工藝是當前的主流技術,雖然能擦著國家監管的邊緣轉讓給中晶微芯,德儀卻要為此承受美國媒體與公眾的巨大輿論壓力,不由得讓人遲疑不決。
{.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