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錦湖的底細
李在洙也深刻意識到錦湖在電子產業上會是三星強勁的對手。
七月,各地高校應屆畢業生陸續離校就業,今年中國應屆畢業生人數突破百萬人關口,給中國企業提供優質廉價的人力資源,李在洙一向認為是中國企業能夠迅速成長的關鍵性因素之一。
錦湖體系內的其他成員企業不大受媒體的關注,這跟錦湖內部的輿論控制有大的關系,不過愛達集團的招聘計劃早在年前啟動之前就由媒體大肆宣揚。
愛達集團今年的應屆畢業生入職人數將達到五千人,成為國內一次招聘應屆畢業生最多的企業而廣受矚目。其中兩千人將流向錦湖的核心研發機構橡樹園。
與其他中國高科技企業招聘的畢業生新生不同,橡樹園最早在建鄴跟地方高校實驗性質的創設雙導師培養機制,將信息工程、微電子等相關專業的優秀學生在校期間就引進到橡樹園的實驗室里進行實習,由橡樹園高薪聘請的中高級研發人員作為第二導師進行學術與技術上的指導,這極大的彌補了中國高校在培養中高端技術人才上的不足。
隨著橡樹園在其他中心城市設立分支研究機構,自然也將雙導師培養機制帶過去。
三年的時間過去了,雙導師培養機制也到了可以收獲的季節,橡樹園此次新增的兩千名新人中超過60%都是雙導師制培養出來的應屆畢業生,他們在校期間就實際完成了初級研究員應有的培養。
橡樹園此前正式的研究員才四千人,但是這種類似蓄養機制的雙導師制,使橡樹園的實際工作人員遠遠超過錦湖官方公布的數字,常常使外界低估錦湖的研發實力。李在洙眼睛常年盯著錦湖,這兩年每年大半的時間都留在建鄴,琢磨透錦湖的一些玄機,也會使一些不入流的手段來刺探錦湖的商業機密,知道橡樹園今年上半年在國內提交申請的發明專利超過兩千六百項,在海外提交申請的發明專利超過八百項。
事實上,從錦湖獨力開發數字手機基帶芯片技術之后,就有專門的國際分析機構開始關注錦湖的研發實力,但是錦湖畢竟是剛崛起的新興科技企業,公開披露的數據跟資料很少;也許是錦湖刻意而為之。雖然這些數據與消息的披露能增加錦湖旗下品牌的影響力,但是品牌與商譽的塑造是項相當復雜的系統工程,所謂過猶不足,錦湖在這方面還是很能拿捏分寸。
除非像李在洙專門睜著一只眼睛盯著錦湖,不然很難清醒的知道錦湖的底細。
錦湖當初為全球招募中高級技術人員拋出的“百人計劃”已經是相當驚艷了,實際上,包括中晶微芯引進的中高級專家,錦湖的“百人計劃”所募集到的中高級技術人員將近千人。錦湖為此額外支付的福利成本就超過一億美元。
愛達集團在對外面媒體的公開宣傳中聲稱今年整個橡樹園研究體系的資金預算為四億美元。中國企業在研發上如此大手筆的投入已經讓人瞠目結舌了,外界預計愛達集團兩千年的銷售收入將突破三百億,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超過10%,就已經是國際一流科技的技術投入水平。就算三星電子一向都舍得在研發花大本錢,兩千年的研發預算也僅僅占銷售收入的8%。
即使一些分析機構自以為是的認為已經高估了錦湖在技術研發上的決心,李在洙卻清楚四億美元的研發預算只是錦湖放出的煙霧彈。他分析過愛達分開的財務數據,錦湖在電子產業研發上的投入,去年很有可能就已經會超過四億美元,今年在電子產業研發上的投入甚至有可能超過八億美元,這不把上市公司愛達電子在碟機領域以及中晶微芯在晶圓制程新工藝研發上的投入計算在內。
因為錦湖商事承擔了錦湖在海外的融資重任,錦湖商事必須向融資對象公布一些經嚴格審查的核心財務數據,三星的情報搜索部門還算稱職,再加上愛達集團的產品數據很難掩飾,所以不難估算出愛達集團實際能獲得的現金流。
就算會有相當一部分的海外利潤要給錦湖商事截留,但是愛達集團九九年在中國手機市場獲得的利潤就超過五億美元,今年的增漲幅度預計不會低于50%,再加上愛達集團還有許多隱性收入,流入的現金流量將十分的龐大。
李在洙早注意到錦湖都十分嚴謹的保證流入的資金都供愛達集團自身使用,像世紀錦湖、新光紙業、盛鑫電器等錦湖成員企業從九八年后就很多獲得愛達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愛達集團在工廠實體上的投入上一向都偏保守,就像愛達在手機今年的銷量甚至可有突破千萬臺的情況下而旗下工廠今年的手機產能擴張計劃只有八百萬臺――所以還是能夠估算出錦湖在電子產業研究上的真正預算。
在錦湖之前,也可以說在那些對錦湖缺乏足夠了解的人,很難想象一家中國企業在研發體系投入上有如此氣勢磅礴的決心,甚至可以說是野心。
關鍵還是錦湖在消費類電子產品上太賺錢了,即使是如此高比例的科研投入,也不會造成多大的資金壓力。
錦湖在電子產業上的野心還真是駭人聽聞啊,李在洙心思沉重,稍稍往前坐了些,拍了拍金南勇的肩膀,問道:“你認為錦湖有多大的野心,是以我們三星為目標,還是以索尼為目標?”
兩千年,索尼還是消費類電子產業的當然王者;李在洙自詡三星電子已經很強,但是此時在索尼面前還只能俯首稱臣,就算索尼,之前跟錦湖相爭也有碟機機芯的滑鐵瀘之敗,此時在便攜式音樂播放器市場,特別是便攜式數字音樂播放器市場也節節敗退。
金南勇沒有回答李在洙的這個問題,現在明眼人都能看出錦湖在消費類電子產業上的野心,中國排名第一的消費類電子企業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錦湖的胃口了,他說道:“我想錦湖在tft-lcd上早有布局了,我收集了一份名單,發現錦湖從九七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期就有意識的在招募現代半導體液晶部門的離職人員,其‘百人計劃’還招募了多名液晶技術領域的頂尖專家……錦湖旗下的晶屏電子生產stn液晶,但是在整個液晶產業里,stn技術是面臨被淘汰、發展前途相當有限的技術,不值得如此大規模、大氣力的投入。錦湖這次向現代半導體提出收購其tft液晶部門的要約,對業內來說頗為突然,我以為錦湖可能早就準備妥當了。”
“哦?”李在洙說道,“你將你的猜測說說看。”
“我懷疑錦湖已經掌握了tft的相關技術,就算錦湖出人意料的宣布掌握了手機基帶技術一樣,現在最大的可能就是日本跟我們hg多家企業在tft液晶產業上布局多年,有錦湖繞不過的專利陷阱,他們收購現代半導體的液晶部門也許只是為了買一張入門證……”金南勇說道。
“你這么認為?”李在洙陡然坐直身子,這種猜測跟之前的預測有很大的不同,之前預測錦湖收購現代半導體液晶部門之后還必須依賴hg的研發及生產體系,錦湖想要徹底融合hg的研發及生產體系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就算給錦湖收購成功,還是可以設置很多的陷阱,要是錦湖早就做好技術上的準備,這次只為一張入門證的話,也就意味著錦湖對hg液晶研發及生產體系的依賴降到最低,想要事后再動什么手腳就難了。
“可能性很大。”金南勇說道。
“他們有這么大的決心,難道他們就堅定的認為tft液晶技術會最終壓制等離子屏技術?”李在洙問道。
“要是錦湖一開始就是以我們三星或者索尼為追趕對象,他在tft液晶技術與等離子屏技術上并沒有選擇的余地……”金南勇說道。
李在洙點點頭,知道金南勇的意思。tft液晶在大屏化上存在技術難關,等離子屏卻在小屏化上存在技術難關,錦湖現在還是以手機為核心產業,在晶屏技術選擇上,選擇容易實際小屏化的tft液晶顯示技術是當然的選擇。
“即使如此,也沒有阻擋的手段啊。”李在洙輕輕的嘆了一口氣。
“要是現代半導體知道這是錦湖的底細,也許會有些作用……”金南勇說道。
“嗯,你馬上幫我聯系樸真昌,不管真實情況究竟如何,也應該讓樸真昌相信有這種可能……”李在洙說道。
之前現代半導體幕后的債權人擔任時間拖久會造成液晶生產線以及液晶技術等有形、無形資產的貶值,所以也有早日促成交易的期待;要是他們確信錦湖貪圖的不是現代半導體的研發與生產體系,唯有那張進門證對錦湖有關鍵性的價值,拖延時間的風險相對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