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作為副省長,雖然是常委,但副職畢竟是副職,和正職的區別還是很大。譚國瑞自從到燕省上任之后,雖然在外界看來比較低調,實際上,他一直野心勃勃,想要干出一番大事。
譚國瑞比宋朝度年輕5歲,在一般人眼里,差5歲不算差別,但在官場之中,5歲就是一個門檻,就是一個可以跨越的界限。譚國瑞自恃是京派干部,又年輕,再加上后臺又多次暗示他在燕省可以就地扶正,他就盯緊了宋朝度的位置,認為有朝一日一定可以取而代之。
一開始譚國瑞行事還算含蓄,因為燕省的一干常委看似個個平庸,其實人人精明,深諳為官之道,他就是小心翼翼地觀察和分析各人的立場。后來在鋼鐵整合之前,有風聲傳出說是宋朝度可能要調離燕省,他就動了心,認為他的機會來了。
沒想到,整合大計歷經波折,最后還是獲得了通過,讓宋朝度的威望上升到了無與倫比的高度,譚國瑞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
但譚國瑞并沒有失望,他比宋朝度小,認為不用到宋朝度的年齡時,他就能主政一省――話又說回來了,哪一個副手不想著有一天能夠當上正職,不過是表露在外的程度不同罷了。
不止譚國瑞緊盯省長的位置,宋朝度也明白,梅升平、高晉周甚至李弘都有問鼎省長的根基和資歷,相比之下,恰恰譚國瑞資歷最淺,但他卻又表現得最為迫切和強烈。
……
宋朝度一個人在辦公室足足想了一個小時,仔細推敲省紀委調查安興義和天澤市紀委拿彭云楓開刀,兩者之間有沒有內在的聯系。如果說僅僅是巧合誰也不會相信,也太巧了一點,而且時機也拿捏得太準了,正是他要在省委力保夏想的時候,夏想身邊的人和他身邊的人同時出事,人為的痕跡太重了。
宋朝度心中的怒火越來越盛,如果僅僅是有人算計他還好說,他承受了不少大風大浪,早就習慣了政治上的傾扎,而夏想是為了他的整合大計才和陳潔雯鬧到了勢同水火的地步,如果說動安興義只相當于落了他的面子,動夏想,就和直接朝他臉上吐上一口沒有兩樣!
事隔多年,宋朝度決定再次施展手段,讓一些不安分的人,知道什么叫收斂!
宋朝度接連打出數個電話之后,先是了解了一下安興義的問題,然后又讓陳太忠叫來了省政府秘書長陳海峰。
陳海峰50歲出頭,個子挺高,不胖,大臉,大眼,肩膀挺寬,給人的感覺很威猛,不太象是大管家的角色,實際上人不可貌相,陳海峰為人細心,辦事牢靠,又極有眼色,深得宋朝度信任。所有人都有一個結論,如果有一天宋省長從省政府搬到了省委,那么陳海峰就坐定了省委秘書長的位置。
由此可見陳海峰在宋朝度的心目中,是最可靠的幕僚的角色。
陳海峰一進來就看到了打碎的易硯,心中一驚,作為秘書長,必須時刻了解領導在想什么需要什么,領導現階段最關心的是什么。雖然說省政府秘書長是省政府的大管家,是為省政府服務的,其實政府秘書長服務的對象只有一人,就是省長。省長的喜怒哀樂和工作需求,就是他工作的全部意義。
省政府是一個寬泛的稱謂,在陳海峰眼中,宋省長就是省政府。
聯想到郎市市長安興義接受調查,天澤市政府秘書長彭云楓也被紀委問話,陳海峰立刻就明白了宋省長的怒氣的根源,也清楚了宋省長找他前來,需要他做些什么。
……
一天后,省委、省政府召開了一次聯席會議,協調和討論在嶺南省南資北移的過程中,燕省省委、省政府應該從哪幾個方面入手,努力多爭取嶺南省轉移的投資,充分發揮燕省環繞京津的地理優勢,為此,省委省政府成立了“南資北移指導工作辦公室”,將會由一名省委領導牽頭,負責具體工作。
譚國瑞也接到了通知要參加會議,他心中躊躇滿志,認為指導工作辦公室的負責人,非他莫屬。但他一進會議室就愣住了,因為他的位置被安排到了主席臺的最邊上。
每一次會議領導的排名都不一樣,除了書記和省長之外,其他常委的座位因場合而定,譚國瑞也心里有數,但今天他被直接弄到了靠邊的位置,差一點就坐不到主席臺上了,他心中就大不痛快。再看宋朝度一臉嚴肅地坐在主席臺上,和范睿恒小聲地說些什么,范睿恒還有意無意地看了他一眼,他忽然就有了不祥的預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