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1章??第二階段,底牌初現
不止秦唐,甚至省委也因為中紀委調查夏想,而陷入莫名的緊張氣氛之中。
先是秦唐,幾乎人人自危,確實是風聲太緊了,事態太嚴重了。
范進也一改以前和夏想走近的姿態,忽然變得嚴肅認真了許多,走路目不斜視,也不怎么向夏想匯報工作了,即使有事必須匯報,也是公事公辦的態度,一臉嚴肅,沒有一點笑意。
因為范進心中大駭,他也自認見多識廣了,凡是被中紀委調查的官員,沒有一個漏網之魚,在他看來,夏想的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的光環全部消失不見,差不多已經成了死人。
當然,是政治意義上的死人。
范進甚至還后悔前一段時間和夏想走得過近了,以至于現在突然收步,就有點非常倉促的感覺,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還好,夏想沒有對他的一百八十度轉變的態度有什么不滿,依然和以前一樣,客氣加禮貌,也讓他心中打鼓,都這個時候了,夏書記還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到底是裝得夠鎮靜,還是他真的沒事?
不可能沒事!
范進才不相信夏想真的一點事情也沒有,因為到了夏想的級別,一路走來,會清白得象一張白紙?別開玩笑了。
范進也暗中打聽了中紀委調查事件的背后,才打了幾個電話就收到了警告,讓他別管閑事,就讓他大吃一驚,知道事態非常嚴重。
夏書記……可惜了,范進微微替夏想惋惜,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本來全國最年輕的副省級干部,現在倒好,恐怕要成為在任時間最短的副省級干部了。
和范進有同樣心思的市委常委,為數不少。
惋惜者有之,幸災樂禍者有之,對夏想敬而遠之者有之,冷嘲熱諷者也有之,總之,眾生百態,在夏想面臨滅頂之災之時,誰近誰遠,人心是否可用,一目了然。
梁秋睿對夏想依然充滿信心自不用說,即使他對夏想沒有信心,也會堅定地和夏想站在一起,不僅僅是因為他沒有后路,還在于他受惠于夏想太多,他此時離開夏想,不是做人之道,也必然會讓所有人都看不起他。
整個秦唐,差不多因為中紀委崔副書記的到來,而變得人心渙散。同時,夏想辛辛苦苦樹立起來的威望,一掃而光。
至少從這一點上講,崔向的目的達到了,夏想威望大降,在秦唐,幾乎再次大權旁落。
與此同時,在省委,有關夏想的爭議也甚囂塵上。
在一次會議上,譚國瑞提出夏想畢竟太過年輕,不自尊自重,讓省委陷入了被動之中,建議省委出面和中紀委協調一下,再和夏想談話,盡快結案,以免影響太惡劣。
其實外之意就是認定夏想有事,讓省委向夏想施壓,讓夏想趕緊承認了事。
高晉周竭力反對,態度十分嚴厲地指出,省委要愛護自己的干部,不要出事就向外推卸,燕省自己的干部再不愛護,誰還會對省委有歸屬感
?
政法委書記李炳文、宣傳部長李豐都持和譚國瑞相同的意見,認為應該以燕省的大局利益為重,如果因為一個夏想而影響到了省委的聲譽,讓整個燕省都處在風口浪尖之上,必須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來保證省委不受到影響。
其實說白了,是個別人怕因為夏想事件而受到牽連。
就連肖遠心和張黔也保持了沉默,他們畢竟初來燕省,和夏想之間是初識,不怕冒然發。
最后還是范睿恒定下了基調,夏想事件,省委保持沉默,不發表任何有傾向性的意見。最后會議在嚴重的分岐中落幕,但也可以預見的是,會議的共識未必會嚴格執行,誰也管不住悠悠眾人之口,更進一步說,誰也沒有辦法不讓別人和中紀委暗中通報夏想的事情,甚至打小報告、告狀、舉報,都有可能,落井下石者,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都不乏其人。
燕省和秦唐的緊張局勢,都由崔向一人挑起,因此,崔向對他終于成為整個燕省聞之色變的人物而十分自得。
昨天晚上,他在和京城方面通話之后,決定進入第二階段的問話。
對于此次前來秦唐,崔向也自知重任在身,更是清楚,幾張照片不足以對夏想帶來致命之擊,照片不過是引子,是開胃菜,旨在讓夏想亂了陣腳,好亂中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