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0章??落網
鄭盛接過夏想的話說道:“國資委在唐加少的問題上,負有一定的政治責任。”
一定音,省委書記金口一開,趙林的命運就一片黯淡了,沒辦法,出了問題必然要找替罪羊,付先鋒也不好再多說什么,整個形勢都在鄭盛和夏想的掌控之下,他和葉天南自始至終都沒有占據主動。
“夏書記,紀委準備對唐加少和畢鵬采取措施,是不是應該事先知會省政府方面一聲?”付先鋒終于將胸中憋悶已久的濁氣吐出,問出了口。
“不是紀委不尊重省政府,是出于保密的需要,只能先采取措施再通報……”夏想也知道付先鋒是想找回面子,找個臺階下。從程序上講,不通知省政府也沒有問題。但依照慣例,必須要尊重作為省委二把手的省長。
“這事不能怪夏想同志,他事先和我打過招呼了。”鄭盛第一次在夏想面前替夏想兜了底,表現出了有擔待的一面。
一把手說他事先知道,別人就只能閉嘴了。不閉嘴還能怎么著,難道還要當著一把手的面不服氣,整個湘省,不管有人多不懂規則,只要一把手說他全部知情,別人就無話可說。
葉天南悄然向付先鋒使了個眼色――雖說副職向正職使眼色有不敬之意,但眼下形勢對自己一方極其不利,他也顧不了太多了,現在的情景是,只要先將唐加少和畢鵬事情圓過去再說,至于國資委主任趙林,能保則保,不能保,則犧牲。
“我提議,開除唐加少的黨籍,并建議國資委依法將其免職。到于畢鵬的問題,請夏書記發表看法……”葉天南知道唐加少保不住了,就丟掉再說,而省紀委究竟掌握了多少畢鵬的證據,他心里沒底,所以想從夏想的提議中聽出高低。
“畢鵬同志的問題,等將其捉拿歸案之后,紀委再根據其情節輕重,向省委提交處分意見。”夏想沒有透露半分,嘴巴嚴實得很。
“也好,下面就研究一下懷陽大橋的善后問題,我的意見是……”葉天南也識趣,立刻轉移了話題,他的意見也是剛才鄭盛提議的補充,無非是由省委省政府牽頭成立事故調查組,但在具體負責人選上,提出了和鄭盛不同的看法。
最后經過討論,還是按照鄭盛的意見,由鄭盛指定的人全權負責調查組的一應事宜,基本上,會議始終在鄭盛的掌控之下,付先鋒和葉天南一直被壓得死死的。
或許是覺得太難堪了,又或許是認為夏想今天的表現太搶眼太傲慢了,會議結束的時候,付先鋒就突然很不合時宜地多問了夏想一句:“夏書記,我倒想問你一下,萬一唐加少和畢鵬一直沒有被抓捕歸案的話,紀委最后怎么定性?”
外之意就是說,你說唐加少身上有事,你說畢鵬和湘省道橋有幕后交易,但如果沒有當事人的認罪,最后又該怎么收場?
夏想見付先鋒眼光閃動之中,似有光芒,就明白付先鋒心中斷定唐加少可以從容
逃走,也更讓他清楚了紀委內部和付先鋒、葉天南之間的聯系非常密切,甚至可以斷定付先鋒躲在幕后,不敢說一定親自參預了一切,但一定事先知道唐加少和畢鵬的潛逃。
夏想見有人非要自討沒趣――他本來想晚一點再匯報唐加少落網的消息――但現在付先鋒非想今晚失眠,他也就提前說了出來:“謝謝付省長對紀委工作的關注,正好我要向鄭了。”
“什么?”一向山高云深的葉天南頓時臉色一變,一下站了起來,“夏,必定要讓某些人徹夜難眠了。
第一次目睹葉天南的失態和付先鋒擔任省長以來的第一次震驚,夏想心中的惡氣總算長出一盡,感覺是前所未有的舒暢。
只不過夏想也知道,其實斗爭才剛剛開始。好在取得了階段性勝利,還是值得開心一場。
會后,夏想離開省委大院的時候,見付先鋒的辦公室依然燈光明亮,他就知道,付大省長注定要失眠了。
第二天一早,懷陽大橋出現重大安全事故和唐加少被捕的消息就傳遍了省委,頓時人心惶惶,都知道一直在湘省屹立不倒的湘省道橋要出大麻煩了。
付先鋒確實一夜未睡,他左思右想了一夜,猛然下定了決心,湘省道橋還沒有到全面倒塌的時候,他還要力保,因為湘省道橋是他和葉天南一系之間的紐帶,湘省道橋不倒,他和葉天南之間就有牢固的合作基礎。
從付先鋒的出發點考慮,他和葉天南全面合作,所圖的當然是盡快在湘省站穩腳跟,鞏固勢力,謀取政治利益最大化,為下一步鄭盛一走就直接接任省委書記打好堅實的基礎。
付先鋒也清楚的是,他和葉天南合作也不過是權宜之計,只是各取所需罷了。實際上如果不是夏想一來湘省就介入調查湘省道橋,逼得葉天南有點手忙腳亂,葉天南也未必和他一拍即合。說到底,他還應該感謝夏想才對。
但夏想為人太固執太自以為是了,湘省道橋在湘省多年不倒,肯定有深層次的歷史原因,他一上任省委紀委書記就想出重手整治,是太自信了還是太想出風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