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7章??幕后種種,戰前沖鋒
許多人連開頭都沒猜到,就不用提中間的轉折,更不用提最后的結尾了。
不止范睿恒認為高晉周肯定會全盤否決他的提名,就連王鵬飛也做好了打硬仗的準備,準備在高晉周全面反對之時,作為讓步,將彭云楓的提名去掉――也是他和范睿恒事先商定的一招妙計,就是專門為化解高晉周的怒火而設計。
人事調整方案,其實還有兩個備選方案。
一是如果高晉周反對的聲音不太強烈的話,就將彭云楓的提名去掉,依然留任省政府秘書長――其實彭云楓就算留任,也不會太長久了,因為高晉周隨后接任省委*,杜邦中上任省長之后,省政府秘書長的位置必然易人,杜邦中肯定會安排他信任的人選擔任。
二是如果高晉周反對的聲音過于強烈,就提名彭云楓擔任牛城市委*,應該可以達到高晉周的滿意。政治較量,本來就是你退我讓,既然范睿恒做出了巨大的讓步,表現出了十足的誠意,高省長也理應尊重一把手的權威。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一向在人事問題上不太敏感的高晉周,在范*突如其來的人事調整的攻勢之下,竟然自己另外有一套人事調整方案……王鵬飛心中亂跳,心中閃過一個不愿相信并且心驚肉跳的念頭――難道夏想還是參預制定了針對范睿恒的計劃的布局?
王鵬飛此次選擇和范睿恒合作,確實有投機的想法在內,但也有迫不得已的苦衷。
首先是范睿恒的強勢讓他沒有辦法不提名范睿恒的人選,其次范睿恒誠意十足,拿出了足夠打動他的籌碼,最后一點,也是讓王鵬飛下定決心放手一試的決定性因素是,他認為夏想不會為朱睿樂和陳天宇等人和范睿恒對抗,不是能不能勝利的問題,而是值不值得的問題。
印象中,夏想對遺留在燕省的嫡系并沒有過多的照顧,似乎遺忘了一樣。
由此,造成了王鵬飛第一個錯誤的判斷。
另一個讓王鵬飛認定范睿恒最后孤注一擲的出手最終會通過常委會表決的原因在于,高晉周對人事問題向來不太敏感,或者說不太在意,雖然高晉周即將接任省委*,但新任省長杜邦中和他私交不錯,他并不用擔心高晉周上任之后拿他如何。
如果說以上還不足以讓王鵬飛認定范睿恒必勝的話,那么不被范睿恒完全掌控的常委會,同時也不被高晉周完全掌控,在對等的情況之下,一把手的權威最后不顧一切的表露的話,必定會有許多常委附和。
因此,王鵬飛在退無可退并且有利可圖的情形之下,決定和范睿恒最后合作一次。
對高晉周的了解不夠深入,造成了王鵬飛的第二個錯誤的判斷,最終也成為他致命的失誤。
不止王鵬飛認為高晉周掌控不了常委會,范睿恒也是同樣想法,而且范睿恒還認定,高晉周是否會為夏想的嫡系被貶而勃然一怒,奮力和一把手對抗還不好說,其他常委肯定更不會冒著政治風險和省委*大唱反調。
雖然他離
任在即,但在政治之上和一把手較勁也不是明智的行為,容易留下政治污點,容易在履歷上留下不光彩的一筆。而且還有一點,都擔心孤掌難鳴,槍打出頭鳥,萬一成為被他討伐的對象,豈不悲慘?
也正是基于以上想法,并且揣摩了各個常委的心理,范睿恒才認定他在常委上會將會一家獨大,順利通過表決。
燕省的十幾名常委經過幾次調整之后,新老交替,夏想還有幾人能說上話?早就不是宋朝度、陳風時代了,新任的常委,比如肖遠心,比如張黔,雖說和夏想有點交情,但交淺深,恐怕夏想的面子不夠說服他們。
再比如冷岳蒼和李豐,不但和夏想沒什么交情,還稍有過節,更不會向著夏想說話,實際上夏想能夠影響的有分量的人物就是高晉周和胡增周。因此范睿恒認為,用彭云楓來換取高晉周的支持,到時高晉周一妥協,胡增周又離開燕省在即,恐怕也沒有心思再幫夏想什么。
就算胡增周有心助力,一個人也是獨木難支,無力回天!
不得不說,范睿恒在和王鵬飛商議之后,敲定的計策不能說天衣無縫,也是近乎完美。
不想還沒有拿彭云楓的提名大作文章之時,高晉周直接提出了另外的人事調整方案,不止范睿恒大為震驚,就連王鵬飛也十分不解,省委*也好,省長也好,出臺人事方案,不經組織部,不符合程序。
王鵬飛就及時表達了不滿,盡管口氣十分委婉,但明顯有不快流露:“組織部歡迎高省長也有人事調整方案,不過組織部事先沒有收到高省長的指示,所以,組織部不方便對高省長的方案提出具體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