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村的廢墟之上,沉寂被徹底打破,一種壓抑許久后爆發的、充滿力量的熱氣騰騰彌漫開來。
周望舒的規劃迅速變成了現實。
沈母和陳月茜親自出馬,帶著幾個精壯且口風極嚴的村中漢子,拿著周望舒列出的、條理清晰、項目明確、甚至預估了采購量和價格區間的清單,兵分數路。
鎮上最大的木料行掌柜,起初看著這群衣著破舊的村民,眼神帶著慣常的倨傲,但當沈母沉穩地遞上清單,上面清晰列明了所需梁柱、椽木、板材的尺寸、種類和數量,甚至標注了不同等級木材的可接受價格浮動范圍時,掌柜臉上的倨傲變成了驚愕。
更令他心頭一跳的是,對方并未糾纏于零散采購的瑣碎價格,而是直接提出大宗長期供貨的意向,并暗示若能給予優惠,后續重建所需的大量門窗、家具用材也在此定點采購。
“掌柜的,知府大人剛剛到任,最關心的就是治下流民安置、村落重建,我們大河村得了大人一點眷顧,第一批重建,這工期可是耽誤不起啊。”
陳月茜在一旁適時開口,語氣平淡,卻將“知府大人”、“第一批”、“工期”幾個詞咬得格外清晰。掌柜的額角滲出細汗,知府衙門剛發下的鼓勵商戶支持重建的公文瞬間浮上心頭,那點抬價的心思頓時煙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