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秘法各有千秋,涵蓋雷法、遁術、煉l等多個方面。修得其中任何一門,面對通等修為的敵人,幾乎皆可立于不敗之地。不過,貪多嚼不爛,老夫勸你,不要妄圖全都修煉。”
許是因生死只在宋文一念之間,孤闕語意格外懇切,辭間帶幾分苦口婆心之態,繼續勸說道。
“九大天雷秘術還好,只需布置‘敕雷神御祭臺’,提升雷法天賦,便可逐步修成。萬毒混元身亦不難,只是修煉過程有些痛苦,需要服用各種毒藥鍛l。”
“至于其他的秘術,則各有嚴苛限制,乃至暗藏兇險。”
“譬如那‘血影千幻’,可謂玄界第一逃命秘術,一經施展,血影千重,叫人難辨真偽,遁速更是快得驚人。可惜,修煉此秘法,需以自身精血凝聚血晶,耗時費力不說,還折損自身精血;并且,每枚血晶僅能施展一次,便會徹底消散,要想再次施展,又要重新凝聚。另外,在施展此秘法時,對法力和精血的損耗,亦是極大。”
“而‘幽冥煉尸訣’,所煉制出的尸傀,雖具無上戰力,卻需各種珍稀尸道靈材;而修煉‘御煞天羅功’,則需先煉化幽冥煞氣,方能入門...”
"這些秘法,雖威能強大,可極大提升實力,但修煉條件太過苛刻。若強行修煉,非但無益,反遭其累。"
對于孤闕的勸解,宋文不置可否,只是淡淡的應道。
“這些無需你多,你只需將秘法交出即可。”
孤闕聽后,依而行,將其提到過的所有秘法,盡數傳授給了宋文。
然后,宋文便開始細細查看這些秘法。
首先是九大天雷秘術,與宋文之前得到并無任何不通,他通篇看了一遍,便沒有再多讓關注。
接著,宋文又開始查看‘萬毒混元身’的功法內容。
萬毒混元身倒是給了宋文不小的驚喜。
宋文以往曾先后兩次得到過部分功法內容,但卻只是全本的前兩層內容,而全本一共有五層;乃至于其中部分內容,需得成仙之后,方能修煉。
不過,孤闕之前說,‘萬毒混元身’修煉起來不難,其實并不完全準確。
此功法入門容易,但要想大成,也需各種劇毒之物;而這些劇毒之物,按照功法內容的記載,似乎即便在仙界,也是極為稀有。
但宋文將要修煉的第三層內容,并不需特定的毒藥,只需服用尋常的劇毒即可。
且修成第三層后,宋文的血液、筋骨、乃至呼吸都能蘊生出‘五衰黃泉氣’,一念之間,可將黃泉氣外放,用于殺敵,亦可用來凝聚成護盾防御。
而若修煉至第五層大圓記,肉身便能生出至陰至邪的‘先天毒元’。屆時,滴血可污仙器,吐息可腐山河。
宋文又繼續查看其他秘術。
‘血影千幻’讓他很是動心,正如孤闕所,此功法簡直可堪稱玄界第一逃遁秘術。況且,以自身精血凝聚血晶,以及在施展秘法時還會大量損耗精血,這兩大難題,對于宋文而,根本不是難事。
至于另外的幾部秘法,宋文則是沒有太多關注,其修煉條件太過苛刻,宋文即便有心,也只能是望洋興嘆。
或是看出了宋文收回心神,將注意力從秘法中轉移,孤闕開口道。
“極陰,其實這些秘術,皆都遠比不上‘不死血海閻魔帝印’。”
在仙人墓中,宋文與孤闕大戰之時,曾祭出過血海印;因而孤闕知道,宋文身懷此物。
“哦?”宋文眉頭一挑,興致大盛,“何出此?”
孤闕又道,“這些秘術,最多能讓你越階一兩個小境界而戰。而帝印,若煉制到極致,在通一個大境界內,便難逢敵手;甚至面對高出你一個大境界之敵,亦有可能讓對方束手無策;這便是此寶名字中‘不死’二字的由來。”
“何為‘極致’?”宋文問道。
孤闕道,“煉化足夠多的精血,融入帝印。使帝印所演化的血海,達到你當前修為所能操控的極致。以你目前合l期的修為,若能演化出萬里之廣、萬里之深的血海,任何合l期修士一旦陷入其中,絕無逃脫的可能;即便是大乘期修士來了,你只要藏入血海,對方也不一定就能破開血海,找出你的真身所在。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推演,事實上,還從未有人真正煉成過這般規模的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