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將張任,拜見周公。”
“將軍快快免禮。”周瑜親自攙扶,“當不得如此稱呼。”
這稱呼當初就有人喊,一方面自家老爺子嚴詞反對,另一方面周瑜也有些羞恥。
周公的地位已經類似圣人,周瑜可沒臉被人這么喊,否則也太不害臊了。
張任在思前想后,最終還是選擇向周瑜投降。
其一,不想讓劉璋落到張魯手中。
其二,不想讓益州落到劉備手中。
第一點不必多,劉璋與張魯的恩怨,張任作為屬下知之甚詳。
第二點張任就是單純厭惡劉備。
畢竟從劉備沒入蜀時,張任就強烈反對,后續更是強烈反對劉備掌兵。
在張任的視角中,周瑜進攻益州,好歹還算有正當理由,因食鹽之事而起。
但劉備反攻劉璋,那就是純粹的恩將仇報。
自然而然,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
張任寧愿周瑜獲得最終勝利,也不想看到劉備小人得志。
“明公,罪將有一事相求!”張任跪在地上不起身,“還望您一定答應!”
“將軍請講。”周瑜正色道:“在下無有不允!”
“只要您能救我主一命,罪將這條命就賣給你。”張任下拜道:“從今往后,為明公鞍前馬后,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好!”周瑜鄭重承諾,“此一役,無論如何我都會保全劉璋性命。”
“有違此,天誅地滅!”
“多謝明公!”張任感激再拜。
古人鄭重承諾,周瑜當眾發下誓,足以讓張任看到誠意。
要知道,在司馬懿對著洛水胡咧咧之前,這種誓性質的承諾。
但凡當眾說出口,就不用去懷疑真實性。
“將軍可以起身了。”
“謝明公。”
周瑜彎腰攙扶,張任這才從地上起身。
“不瞞將軍。”周瑜再度開口,“目前蜀中的情況是這樣”
沒做任何隱瞞,周瑜把刺探到的軍情,詳細告知張任。
剛才眾文武也在商議,尚且沒討論出一個所以然,周瑜想問問張任有何看法。
畢竟相較于外人,張任在蜀中多年,肯定能加了解情況,說不定有什么獨到的見解,以及令人耳目一新的諫。
“明公,我諫先滅張劉二賊。”張任聽罷立馬表態。
眾人聞面面相覷,讓周瑜先去跟劉備、張魯拼個你死我活,劉璋豈不是坐山觀虎斗?
待到鷸蚌相爭、兩敗俱傷,劉璋就能跳出來漁翁得利。
一時間,眾文武心思急轉,甚至看向張任的目光都流出冷意。
周瑜不置可否,開口道:“接著說。”
張任徑直起身,從案幾上拿起筆墨,徑直來到一堵墻前站定,提筆就開始在上邊勾勒。
眾人見狀不解,但很快就看出眉目,這分明就是蜀中大致的地理地形圖。
但張任繪畫出大概輪廓后,最后劃出三條縱向的線條,分布在蜀中內、外、中三部分區域。
“明公請看。”張任又在地圖上,分別標注幾個重要城池關隘。
如成都、雒縣、葭萌關、白水關不一而足。
“我主在成都,城中駐軍兩萬。”
“北邊的雒縣,城中駐軍一萬。”
“然后就是張魯與劉備,此刻正在強攻雒縣,二人合兵四萬。”
“明公位于白帝城。”張任再度標出眼下的位置,然后又在地圖上劃出一條長長的橫線,與之三條縱線相連。
縱線不清楚,但橫線從蜀中延伸至白帝城,顯然是長江無疑。
自然而然,三條縱線明顯是蜀中的區域性河流。
“這三條河分別是岷水、沱水、涪水。”張任繼續講解,“沿長江逆流而上,可分別進入這條三河中。”
“其中,岷水與沱水,都可以抵達成都。”
“一條相對靠內,一條相對開外,故而這兩條河也被分別稱為內水、外水。”
“而第三條則被稱為中水。”張任指著其中一條縱線,手指在地圖上延伸,“走這條河可以直抵葭萌關附近!”
“砰!”周瑜興奮的一拳砸在案幾上,“妙哉!”
講到這里,眾人哪里還能不明白。
不管是周瑜方面,還是張任方面,都知曉劉備是從葭萌關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