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
“老將軍,有緊急軍報!”
趙范匆匆找上黃忠,將一封軍報交到后者手中。
“果然。”黃忠看罷并不意外,“主公前腳率軍離開,就有人想趁荊州空虛,對咱們發起進攻,哼!”
駐扎在新野的邊境斥候來報,南陽郡境內有軍隊調動。
約兩萬兵力從北而來,隨后進駐到治所宛城。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盡管剛經歷了赤壁之戰,折損近二十萬大軍。
但要說曹操拿不出一丁點兵力,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稍微擠一擠,一萬兩萬就跟玩似的
“老將軍,宛城本就有曹仁率萬軍駐守。”趙范開口道:“這下就有三萬曹軍集結在一起,這是要南下威脅襄樊啊。”
“三萬?”黃忠平靜道:“憑面前的這條漢水,憑腳下的這座堅城,曹軍這點兵力還不夠看!”
對于孫權的求助,曹操算是有點誠意,不過誠意也不太多。
三萬曹軍牽扯襄樊肯定夠了,但要說威脅顯然還談不上。
“有老將軍在,襄樊定然無憂!”趙范也很有信心。
都是從荊南出來的人,趙范很早就聽聞過黃忠的大名,更知曉對方的本事。
“我現在擔心的不是襄樊。”黃忠花白的眉頭微微皺起。
趙范不解道:“老將軍有何憂慮?”
“江東!江夏!”黃忠沉聲道:“連曹操都派兵南下,孫權豈會無動于衷?”
“說不定,曹孫兩家就是商量好,然后再一同出兵。”黃忠心中隱隱預感。
“江夏有甘寧將軍坐鎮,同樣有一萬大軍駐守”趙范遲疑道:“應該不會出問題吧?”
“不好說。”黃忠沉重道:“江東出兵江夏,比之曹操出兵襄樊,要簡單太多。”
曹操需要從北方發兵,而孫權沿著長江逆流而上即可。
“別忘了,此前孫權可是瘋狂擴軍。”黃忠提醒道。
“這該如何是好?”趙范急切道:“咱們被曹軍牽制,就算想過去救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誰說力不足?”黃忠當機立斷,“你率五千大軍,立即沿漢水去往江夏支援。”
“什么?”趙范大驚失色,“老將軍三思吶!”
“非趙某貪生怕死,只是您率五千大軍,真能守住襄樊嗎?”趙范急忙勸說,“對面可有三萬曹軍,不可不慎!”
“新敗之軍,何懼之有?”黃忠傲然道:“赤壁一戰,主公把曹軍的心氣都打沒了,恐怕士氣還沒緩過來呢。”
“再者說。”黃忠認真道:“我猜測曹軍的意圖只是牽制,不見得真有南下進攻的打算。倘若咱們無動于衷,反倒正中敵人下懷。”
“反之,你就算帶一部兵力離開,曹軍也不見得就會如何。”
在黃忠看來,剛經歷赤壁之敗的曹軍,于情于理都該消停一陣,而不是再掀起一場戰事。
三萬兵力不多不少,但黃忠覺得曹軍是在虛張聲勢。
在這種情況下,五千守軍就足以應付局面。
反倒是江東方面,需要格外警惕,派出更多的兵力去應對。
“襄樊乃荊州門戶,一旦有失南郡門戶大開!”趙范忍不住道:“主公把大軍都帶走,后方可沒有一丁點兵力留守。”
襄樊、江夏,一個北大門、一個東大門,周瑜只在這兩處安排有兵力防守。
除此之外,余下整個荊州全境都被放空。
“我知道。”黃忠沉聲道:“不過我相信自己的判斷,府君不必再勸!”
“老將軍”
“襄樊軍務在我,出什么問題我來承擔!”黃忠擲地有聲道:“趙府君速速照辦,莫要再浪費口舌!”
“唉~”
眼見黃忠心意已決,趙范也只能拱手答應。
“卑職遵命望老將軍多多保重!”
“府君路上多加小心。”黃忠叮囑道:“帶上響應的糧草物資。”
“倘若你抵達江夏時,孫權已然包圍城池,你就原路返回襄陽,無需在那邊逗留。”
“卑職記下來。”趙范領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