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硝煙與血腥的氣味,彌漫在空氣之中,整座城池都顯得死氣沉沉,充斥著悲觀的氣氛。
家家戶戶大門緊閉,街道上看不見任何人。
偶有巡邏的士卒,邁著沉重的腳步出現,又匆匆消失在夜色中。
某座府邸。
房間內,一小撮人圍攏在油燈下,壓著嗓音相互交流。
“局勢不妙啊”
“今日攻城非常慘烈,聽說曾幾度攻上城頭呢。”
“照這么下去,我看不出幾日就要完蛋!”
“還幾日?我看早就要完了!”
“就是,連吳懿與費觀都投降了,他們可是劉璋的親戚呢。”
一眾人七嘴八舌說個不停,顯然對于戰事完全沒信心。
沒辦法,就眼下的局勢而,任誰來看劉璋也注定要完,如今更像是在負隅頑抗、垂死掙扎。
其一,敵眾我寡,雙方兵力有差距。
其二,麾下叛逃,連劉璋的親族都歸降劉備。
其三,兵臨城下,成都被圍的水泄不通,就算圍而不攻總有一天也能把成都圍死。
一以蔽之,天時地利人和,好像方方面面都不在劉璋這邊。
自然而然,成都內部的人心浮動,也就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許公,您給拿個主意啊。”
“是啊,您德高望重,我們都聽您的。”
“咱們到底該何去何從?”
一時間,眾人紛紛看向為首者,大名鼎鼎的許靖。
許靖,字文休。
漢末時期,聞名天下級別的名士。
如龐德公、司馬徽這種一州名士,在許靖面前根本不夠看。
哪怕曹操年輕時,都要去找許氏兄弟討一個評語。
那句著名的“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正是出自許靖的堂弟之口。
許氏兄弟一同舉辦的“月旦評”,專門臧否、品評天下各路人物,并受到文人士子的認可與追捧。
故而不管去到哪里,許靖都能成為座上賓。
先后投奔過孔伷、陳祎、許貢、王朗等人,甚至還去過交州避難,最終在成都安定下來。
劉璋敬畏許靖的名聲,特意讓他做蜀郡太守。
蜀中的核心精華區,成都就位于蜀郡境內。
“諸位”許靖稍作沉吟,徑直道:“我看劉璋長久不了,不如咱們還是去投效劉備吧。”
此一出,一眾人盡皆大喜過望。
“還是許公有見識。”
“關鍵時刻,還得看您拿主意!”
“許公之,正合天意!”
彭羕、李恢、秦宓、張翼等人,紛紛出附和,贊同許靖的觀點。
想想也是,這群人若沒投降的念頭,又何必聚集在一起密謀呢?
在這種敏感時期,私下聚在一起秘密商議,本身就不可能是什么好事。
“不過眼下封城,咱們該如何投降?”許靖看向眾人發問。
“許公。”彭羕開口道:“既然要降,不如向劉備獻上一功。”
“沒錯。”李恢附和道:“吳懿、費觀還知道投降獻城呢,咱們不如效仿。”
“許公本就有大名,再加上獻城這份功勞。”秦宓開口道:“劉備豈會不重用咱們?”
歷史上,劉備還就真沒重用許靖,嫌棄此人品性太差
最后還是在諸葛亮、法正的勸說下,才給了一個虛名職位,當做一個吉祥物來使用,用其名聲來招攬人才。
“話雖如此。”許靖遲疑道:“可如今劉璋只信任劉巴、嚴顏,如之奈何?”
“以許公之大名,若主動站出來毛遂自薦,劉璋還會拒絕不成?”
“何況您本就是蜀郡太守,理當參與到守城之中。”
“之后,大可伺機尋找機會,開城獻降、大事成矣!”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一眾人圍著許靖,很快就制定好一個完整的計劃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