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府。
正堂燈火通明,劉璋端坐在主位上。
劉巴、嚴顏分列左右首席,除此之外再無其他人。
張松事件后,劉璋便只信任這一文一武。
而在經歷許靖事件后,這種情況就變得更加絕對。
每每遇事、議事,劉璋只找劉巴與嚴顏談論商議,余者盡皆排除在外。
“劉備要派使者來見我,也不知想耍什么花招?”劉璋猜測道。
從劉備倒戈那一刻,雙方就已經不死不休,劉璋心里對前者自然萬分提防。
“估計是跟周瑜的到來有關。”嚴顏判斷道:“若沒有這個變故,劉備絕不會跟咱們有所接觸。”
“老將軍所甚是。”劉璋點頭認可,轉而看向劉巴,“不知先生有什么看法?”
“且觀之。”劉巴淡定道:“待會見到使者,自見分曉。”
“先生說的也對。”劉璋頷首道:“且看大耳賊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這時,士卒進來稟報。
“啟稟使君,劉備使者諸葛亮求見。”
“諸葛亮?!”
在座之人,無不不禁齊齊震驚。
本以為劉備派遣使者,就是隨便派個人前來傳話。
萬萬沒想到,竟然把諸葛亮直接派來。
翻臉之前,劉璋與劉備在成都相處很長時間,豈能不知諸葛亮之于劉備,有著何等重要的分量?
在已經撕破臉的情況下,還把如此重要人物派來,究竟意欲如何?
有大事!
哪怕蠢笨如劉璋,也意識到肯定有大事,否則絕不至于讓諸葛亮親身涉險。
“使君!”劉巴厲聲開口,道:“諸葛亮乃大耳賊左膀右臂,此時不殺,更待何時?”
連劉璋都能意識到有大事,劉巴豈能不清楚?
故而當機立斷,立即勸說劉璋斬殺諸葛亮。
別管有什么重大謀劃,直接不給諸葛亮開口的機會,算計就只能胎死腹中。
同時,斬殺諸葛亮本人,對于劉備也是一記重創!
“先生冷靜。”嚴顏勸道:“諸葛匹夫孤身前來,且見一見又有何妨?”
“此人不惜親身涉險,要來面見主公,說不定有什么重大事情商議。”
“老將軍糊涂!”劉巴打斷道:“諸葛亮最厲害的地方,就是他的三寸舌頭!”
“一旦給他開口的機會,肯定又會蒙蔽使君。”劉巴提醒道:“難道老將軍忘記之前,諸葛亮如何虛欺騙嗎?”
“若非諸葛匹夫作亂,使君如何會惹來周瑜這等強敵?”
劉巴一番論下來,嚴顏頓時被說的啞口無,覺得前者說的也不無道理。
“不如聽聽主公的意思。”嚴顏只能這樣說道。
“先生與老將軍不必爭論,二位都之有理。”劉璋勸解道:“不過諸葛亮既然來了,且見一面也無妨,殺之前羞辱一頓也能出口惡氣嘛。”
很顯然,劉璋更傾向于見一見。
畢竟來都來了見一面能有什么大不了?
“使君三思啊!”劉巴連忙勸說。
“無妨。”劉璋擺手道:“這不是還有先生在側嘛。”
“不管諸葛匹夫有什么陰謀詭計、花巧語。”劉璋信任道:“定然瞞不過先生的法眼!”
“若諸葛匹夫鼓唇搖舌,先生待會可以當面戳破,狠狠羞辱他一頓!”
倒不是不愿意聽劉巴的話,而是劉璋就是這么想的
一方面,劉璋對劉巴非常信任且自信,認為有劉巴在,就不用擔心諸葛亮。
另一方面,劉璋好奇諸葛亮的來意,同時還抱著羞辱的念頭。
在多方面的原因下,劉璋并不想直接斬殺諸葛亮,并且想要見一面。
劉巴聽完劉璋之,心里那個氣啊!
但卻又無話可說
劉璋對劉巴這么有信心,覺得后者不弱于諸葛亮,搞得劉巴都無語了。
“主公所極是。”嚴顏附和一句,又看向劉巴道:“先生何必怕諸葛匹夫?有您在此坐鎮,豈能讓小人得逞?”
不光劉璋如此,嚴顏對劉巴也頗為“蜜汁信任”。
“”劉巴無話可說,只能保持沉默。
“來人吶。”
劉璋見狀還以為劉巴同意,當即吩咐道:
“把諸葛匹夫給我押上來,我要好好教訓他一番,再送他上黃泉路!”
一朝得志便猖狂劉璋的小人嘴臉顯露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