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由先生坐鎮吶。”劉璋理所應當道。
“我不過是使君帳下賓客。”劉巴矜持道:“豈能擔當如此大任?不合適”
“先生差矣!”劉璋忙不迭道:“除了您與老將軍,這城中我還能信任誰呢?讓他其他人留守成都,我肯定無法安心啊!”
“是啊。”嚴顏附和道:“先生不必拘泥身份,有您坐鎮成都,方能萬無一失,您就莫要推辭了。”
一時間,君臣二人連連勸說,都希望劉巴能接下留守的任務。
“承蒙使君厚愛、老將軍青睞,在下深感慚愧。”劉巴當即表態道:“既然二位都這么說,我就不推辭了。”
“理應如此。”劉璋拱手道:“多謝先生答應。”
見劉璋還出道謝,劉巴心中暗笑
既然聯系不上周瑜,無法破壞、干涉劉璋與劉備聯合,劉巴便想著換一個思路。
例如先把成都拿到手中,從側面去影響戰局。
試想,正當劉璋準備與劉備,對周瑜進行前后夾擊時。
后方突然傳來消息,告知成都失守,劉璋方面定然軍心大亂。
所謂的前后夾擊,還能否繼續進行下去呢?
成都晝夜嚴禁,劉巴無力干涉城外之事。
那就反其道而行,想辦法把城內拿到手中。
臥龍鳳雛能各顯神通,但劉巴也不是泛泛之輩!
城外。
周瑜站在座艦頂層,眺望遠處緩緩撤離的部隊。
四萬張劉聯軍,攜帶者糧草物資,沿著官道朝北而去。
“賊軍好生狂妄,竟不對咱們做任何提防,就這么直接撤離。”凌統忍不住罵道:“這是小覷咱們呢。”
“賊軍本就是佯裝后撤、誘敵深入,巴不得咱們立即上岸。”呂蒙開口道:“自然會故意賣個破綻。”
“子明說得對。”周瑜開口道:“為將者,不可被敵人牽著鼻子走。”
“敵軍想誘咱們上岸,咱們就偏不讓他們如愿。”周瑜輕笑道:“屆時,該氣急敗壞的是他們才對。”
“主公之有理。”
“主公說得對!”
“末將受教了。”
諸將聽罷深以為然,連連點頭附和。
“主公。”龐統開口道:“明日之后,咱們就能上岸尾隨。”
“一日路程、不遠不近。”龐統繼續道:“敵軍若掉頭,咱們能隨時拉開;敵軍若崩潰,咱們也能奮起直追。”
“軍師的話都聽到沒?”周瑜下令道:“今日好好準備一下,明日一早隨我率軍出征。”
“謹遵命!”諸將紛紛抱拳答應。
“主公,不知讓哪位將軍留下?”龐統詢問道:“咱們的戰船可不能撂這里不管,還需留下一定人手看管,畢竟劉璋還在成都城中呢。”
追擊歸追擊,但停在水上的戰船可不能丟。
不然周瑜前腳剛走,后腳劉璋帶人出來,不管是破壞還是收繳,失去戰船都會影響很大。
畢竟,戰船可以說是周瑜方面的終極退路。
再不濟,情況不妙的情況下,周瑜還能坐船返回荊州。
“留下一營人馬看管戰船。”周瑜安排道。
只要船上有人,就不怕劉璋方面來破壞,大不了開船拉開一段距離。
“你們誰愿意留下坐鎮?”
面對周瑜的詢問,諸將你看我、我看你,一時間沒人開口作答。
留守的任務很重要,但也意味著遠離主戰場,對將領而會失去立功的機會。
“主公,末將來吧。”
見無人開口回應,還是丁奉站出來主動請纓,到底是給周瑜做過親衛的人。
周瑜不置可否,稍作沉吟后,安排道:“子明留下吧。”
“啊?”呂蒙聞一愣。
沒想到在丁奉主動請纓的情況下,周瑜還選擇點名讓他留下。
“破白帝城的首功,已經被你拿下。”周瑜調侃道:“后續立功的機會,還是讓給大家伙吧。”
“呃”呂蒙尷尬撓頭,領命道:“全憑主公安排。”
實則,周瑜心中另有一番考量。
一方面,呂蒙大局觀更好,遇事能夠穩妥處理。
另一方面,之后肯定要跟劉備、張魯打步戰。
面對關張趙這三位萬人敵,身邊的猛將自然越多越好。
就個人戰力而,丁奉在諸將之中乃佼佼者。
“就這樣吧。”周瑜隨即道:“養精蓄銳,明日登岸!”
“遵命!”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