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宏剛手上握著一把弩,一直盯著這幫官兵,
也在尋找要射殺的目標,他看到先頭部隊的旗幟上寫著一個“李”字。
心中大怒,這支百人隊正是屠殺逃跑鹽工的兩個百人隊之一,
他找到帶隊百夫長李武,手中的弩箭一直瞄準他,
見時機已到,一扣扳機,弩箭射出,正中百夫長李武的面門,當場擊斃。
士兵們見百夫長倒地,驚慌大亂,
駱宏剛大喊一聲:“擊鼓”
“咚、咚、咚”,三聲急促鼓響,
谷道兩邊山壁很多藤蔓被推開,一個個士兵露出來,彎弓搭箭對著官兵射擊。
王羽飛手下的都是騎兵,沒有配備盾牌,谷道內也沒有能躲避箭矢的大石什么的,
而駱宏剛手下的士兵是居高臨下,官兵等于是活靶子。
一輪箭射出,官兵已經死傷幾十人,
官兵是一字長蛇進入谷道內的,后面的官兵看到箭射如雨,也不敢沖過來救援。
王羽飛得報,大驚,命令鳴鑼收兵。
等官兵后隊變前隊,退出谷內,先頭的官兵已經死亡三十余人,受傷五十余人,
一支百人隊殘了,帶隊的百夫長李武也被射死。
王羽飛細問詳情,不敢命令士兵進攻了,沒有料到這幫鹽工有這么多弓箭,
而且從受傷的士兵身上帶的箭矢來看,所用的弓箭就是軍用弓箭,不是個人私下制作的。
倘若毫無防范沖進谷內,就是活靶子。
他派人立即報告陸嘯山,要求調取盾牌以及準備攻城器具,畢竟那座關墻和城墻類似。
陸嘯山得報,也是震驚,沒有想到養馬峰那幫人玩得這么大。
他當即調配盾牌,云梯等,并命令王敢當率領余下的五個百人隊馳援。
王敢當不敢怠慢,當天傍晚就帶兵趕到養馬峰,召集各個百夫長議事,商定攻山策略。
王羽飛建議,先頭進入谷道的士兵人手一張盾牌,分兩列進入,
各自擋住一邊的箭矢,同時安排弓箭手對兩邊山洞射箭,壓制敵人的弓箭手,
同時,攜帶云梯、原木等攻城器具,攀爬關墻、撞擊關口大門。
古代攻城,一般都是利用云梯爬城墻,幾十人抬著粗大的原木撞城門。
眾將一致認為這個方法比較好,是可行的。
王敢當點頭同意,安排郭大樹、朱甲兩個百人隊抬著云梯、原木并列前行,
潘從實、蔡允兩個百人隊后面跟進,負責對谷道兩邊山洞射箭壓制,
另外三個百人隊做沖鋒準備,剩余的兩個百人隊在山腳下待命,作為預備隊,
決定明天一早開始攻山。
......
養馬峰這邊,官兵們退走后,巴桑一個人扮成牧民騎馬在草原上游蕩,
傍晚時分,遠遠看見大批官軍縱馬奔馳而來,
從旗幟上及馬匹規模看,王敢當的一個千人隊全開過來了。
隊伍中一隊士兵抬著一根大原木相當顯眼,還有不少士兵抬著數架云梯,
他明白了,官軍看到了關墻,準備強攻。
現在天時已經晚了,官軍不熟悉山地戰,甚至沒有打過山地戰,晚上不敢攻山,
他們習慣在廣闊的草原上縱馬廝殺,的確也不需要打山地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