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廿六。
神都派出的欽差抵達北疆,于節度府大殿之中,當著滿場文武的面宣讀了圣旨。
“朕紹膺天命,統御八荒!茲有胡羯梟獍,屢犯邊陲,裂我疆土,屠我黎庶。幸有北系諸將,懷忠履義,負霜雪而擎赤幟,蹈鋒鏑以衛山河。今王師奏凱,邊關無恙,功垂竹帛,當昭日月。特頒恩敕,以彰勛烈:”欽差朗聲宣讀。
此次前來北疆宣旨的欽差乃是御史臺的御史中丞方敘仁,四十出頭,為人剛正,是當今朝堂之上少有的清官。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
朕聞山河表里,星漢昭回,仰忠魂而貫日。闌州守將許牧舟、靖州副將秦簡,秉雷霆之勇,懷霜雪之貞。橫槊戍邊數十載,鐵骨鎮守國門;今以身殉國,血沃玄菟,朕慟徹肝腸,寰宇同悲!
追封許牧舟為忠烈將軍,其長子入翰林院任侍讀!
追封秦簡為武毅將軍,其長子入大理市任寺承!
其余戰死將士,一律按大周律法追封,獎賞其家眷子嗣!
特追殊榮,以昭天下!”
這第一道圣旨乃是對戰死將士的追封,由盧惲籌代為接旨。
“盧惲籌替陣亡將士們叩謝陛下圣恩!”盧惲籌雙膝跪地,接過圣旨。
緊接著,方敘仁開始宣讀第二封圣旨。
這卷圣旨為貼金楠木軸配云鶴紋錦緞。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
朕惟乾坤砥柱,賴熊羆之臣;日月昭彰,銘金石之功。爾等執銳披堅,鎮守天闕,烽燧不驚于邊塞,凱歌長徹于朔云。特頒殊恩,以彰懋績:
楊燼旗、薛鎮鍔、宋景、張嶷岳、催行儉、陳暻垚等眾將領守土有功,官升一級,賞銀三千兩!”
幾人紛紛上前,跪接圣旨。
然而,有心人卻注意到,圣旨名單中并沒有凌川,這不由得讓人詫異。
要知道,就此戰來說,凌川及其麾下的云嵐軍所立下的戰功足以蓋過其他所有戰功,幾乎所有的大捷都是云嵐軍打下的,哪怕朔州軍也闌州軍在這其中也只是扮演配角的身份。
一時間,不少人都將目光投向凌川,很多人甚至懷疑,這莫非是章績在從中作梗?
想到這里,不少人都在心里為凌川鳴不平,因為,對于他們來說,凌川不僅僅代表他個人,更多的是代表從底層一步步爬上來的士卒。
看來,沒有背景的普通人,無論是在朝堂還是在邊軍,想要出人頭地都難如登天。
其中也不乏一些人想得更深遠,如陳暻垚、葉世珍之流,他們覺得章績未必有如此大的能力,將凌川如此卓越的戰功給摁下來。
放眼北疆,能有這般能力的人,也就只有盧惲籌了。
可他們實在是找不出盧惲籌這么做的理由,忽然,一個念頭出現在他們的腦海中。
思來想去,也只有關系到北疆下一代主帥人選,盧惲籌才會硬生生摁住凌川的軍功。
只因凌川崛起得太快了,此次立下的戰功更是耀眼到夸張,雖說,當下的他還無法威脅到陸沉鋒的位置,但他的崛起已然成為一個變數,最好的辦法便是趁其羽翼豐滿之前,將其翅膀折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