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宴時不懂就問:“那應該怎么說?”
沈清棠歪頭想了半天,“勉強算關門打狗?”
好像也不對,是開門打狗。
季宴時笑,“也許殺雞儆猴更形象一些。”
沈清棠:“……”
***
傍晚,北川。
站在山谷入口時,沈清棠多少有點近鄉情怯。
半年而已,山谷已經大變樣。
之前隱蔽的小路因為進出的行人和車過多,已經硬生生壓出一條路。
真正應了魯迅先生那句“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谷口石頭上也不知道哪個熊孩子用刀刻了幾個歪歪扭扭的字。
沈清棠仔細看了看,是桃源谷三個字。
倒是挺貼切。
李婆婆見夏荷一臉好奇的東張西望,笑著解釋:“這山谷是咱們夫人一手建立的。可是谷如其名,像世外桃源一樣。是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好去處。”
夏荷“啊?”了聲看向沈清棠。
她的任務是保護小公子和小姐,平日里跟沈清棠打交道的少。
對她的事不太清楚。
只知道沈清棠擅長讓生意。
沈清棠和季宴時并肩走進谷里。
沈清棠“嘖!”了一聲,“明明才離開半年而已,怎么仿若離開一個世紀一樣!山谷里變化真大。”
“世紀?”季宴時側頭看沈清棠。
“嗯,一個世紀就是一百年。”沈清棠說著探頭,指著靠近谷口的位置“之前這里還是荒草地,如今都成了莊稼。”
想當初秦征還在這里安營扎寨過一段時日。
季宴時倒是不意外,“來山谷的人越來越多,地不夠種,只能繼續開荒。”
外圍種的多是番薯和馬鈴薯,里頭原有的耕地上是收割完小麥之后才種下的玉米和快要成熟的水稻田。
玉米和番薯一樣,都是才從國外傳進來的,還鮮為人知。
沈清棠去年找到番薯和馬鈴薯之后,特意留下圖畫給黃玉,拜托她幫忙找玉米。
黃玉不負所托,終于在年前給她寄來了一個玉米,讓她看是不是這東西。
沈清棠大喜過望,給黃玉回信有多少要多少。
后來去了云城,黃玉的玉米才寄過來。
那時沈記商場正在裝修,沈清棠就讓沈炎幫著把玉米送回了北川。
并且細細跟沈炎說了種植之法。
因為大家都沒見過,沈清棠還特意寫了一份“說明書”給沈炎。
講玉米分為春玉米和秋玉米,按照北川的氣侯最好種秋玉米,就是在收割小麥后緊接著種玉米。
還把種玉米的一些注意事項也交代了下。
不過沈清棠不是專業種地的,具l管理還是得看鄭老伯這樣的老農民。
她只能提示玉米的特性。
如今,玉米都已經有膝蓋高。
桃源村的人把玉米田管理的很好,里頭一根雜草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