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征說這話時很平靜。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
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已的殘忍。
戰場上沒有雙贏,只有你死我活。
被送到前線來的士兵,絕大多數是青壯年,身體康健,戰斗力彪悍。
尤其是他們人數遠勝于已方。
一個看管不好,就是已方的災難。
就算不怕他們跑,這么多青壯年吃喝拉撒的開支也要命。
秦家軍不受大乾待見,自已的吃穿用度都巴結,經常需要自給自足,哪有多余的糧食養十余萬人?
立刻有將領反駁:“全殲不好。這會徹底激怒西蒙!他們君主再昏庸也不能忍下這筆仇恨。到時候西蒙全軍出動,咱們防著也吃力。”
秦將軍也點頭,“我也覺得全殺不是好事。首先,這么多人殺了不好處理,一個不小心是要引起瘟疫的。
其次,要坑殺或者火燒十萬士兵動靜勢必很大,恐怕會激怒這幾座城的百姓,引起叛亂。”
“咱們攻西蒙這五座城瞞著的不止是西蒙還有大乾。若讓朝廷知道,怕是有罪無功。盡量動靜小點兒。十萬活的戰俘在咱們手里,對哪方都是震懾和威脅。”
就算朝廷那幫人想借機找麻煩也得掂量掂量。
秦征攤手:“我也不想這么殘忍。那怎么辦?十多萬張嘴,我可養不起。沈清棠那么會賺錢,就過年那幾天把攢了一年的銀子和糧食都貢獻出來養咱們十萬人,咱們還吃不飽呢!
就算不怕他們吃,這么多俘虜得專門拿出一支隊伍看管他們。咱們人手本來就不足,哪還能抽調那么多人看管俘虜?”
幾個將領各執一詞。
有人同意秦征的觀點,支持坑殺十萬敵軍。
有人持反對意見,總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秦將軍朝季宴時開口:“末將的建議是,跟西蒙王談判,讓他們出銀子把士兵贖回去。咱們一直缺銀子,這十萬將士一定能賣個好價。”
秦征不同意:“爹,你什么時候也這么仁慈了?把十萬將士還回去跟放虎歸山有什么區別?將來再讓他們來打咱們嗎?
再說,就算西蒙愿意出銀子來贖這些俘虜兵,那又如何?
朝中也不會讓咱們把銀子留下。他們要了銀子,麻煩還得咱們解決。”
不少將領認同秦征的說法。
西蒙能不能贖這些將士他們不知道,但是他們都清楚,大乾一定不會自已仁慈。
季宴時終于開口,反問秦征:“你不是一直喊缺人?有人把訓練好的兵馬送給你,你還不開心?”
秦征:“……”
跳腳:“我是缺兵。可我缺的是自已人不是敵國人。”
“那就把他們變成自已人。至于哪國的,重要嗎?打回來的城池都不打算還回去,為什么要把人放回去。你方才也說了,放他們回去無異于放虎歸山。”
秦征見季宴時鐵了心,開始耍無賴,“我不管!你要留下你親自帶他們。雖然你是皇子,但咱倆也是一個師父教出來的。你應當清楚留下他們意味著什么。
十萬人,一日吃穿用度是多少?
好,就算你厲害,沈清棠也厲害,能賺到養活這些人的銀子。可是這十萬人要看管最起碼也三萬人吧?
咱們連下五城,這五座城需要維穩安撫,還有虎視眈眈的北蠻在那兒等著。
寧王殿下,你覺得咱們哪里還能抽三萬士兵出來看管他們?
就算北蠻不動,京城還有多少雙眼睛?龍椅上那位又怎么想?”
秦征越說越激動,“你以前不是這樣的!你不能因為如今老婆孩子熱炕頭就忘了自已什么處境,在什么樣的路上走!”
“秦征!”秦將軍抬腳踹秦征,“你知不知道你在跟誰說話?!給我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