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胡梭和楊小軍就將鏡頭對準了整個兵團農場最具有煙火氣的地方——集體食堂,這里彌漫的飯菜香和鍋碗瓢盆的交響樂,而且這里熙熙攘攘的,幾乎是整個兵團農場最為熱鬧的地方了。
然而,說服這些食堂的叔叔阿姨們露個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他們把想法跟食堂的幾位“掌勺大神”一提,那反應——可不是一般的冷。
“啥?拍我們做飯?”李嬸負責揉面十幾年了,手還在面盆里攪和,一聽這話,沾著面粉的手連連揮舞,“不行不行!我們這天天圍著三尺鍋臺轉,灰頭土臉的,有啥好拍的?”
“哎呦,咱拍的又不是廚房西施。”楊小軍一張嘴讓胡梭佩服,“咱拍的是你們一雙巧手,還有美食。”
“這短片一出去,觀眾只會覺得,有你俊的,手沒有你巧;手比你巧的,又沒有你俊。”楊小軍繼續穩定發揮。
胡梭在一旁聽著腦門直冒汗。
“我還得配合拍片,萬一耽誤了開飯時間,咋辦?你們這些不得敲著飯盆罵街啊?”旁邊的張嬸附和。
“咱是抓拍。不耽誤你們做飯的功夫的。”胡梭解釋說。
“啥是抓拍?”此時,旁邊的李叔叔手中還抓著一條魚,那魚就在他的手中活蹦亂跳的,多少跟他的問題,有點應景。
“就是你干你的,我們拍我們的,互不打擾的意義。”胡梭繼續解釋說。
“可是——小胡啊,小楊,你們看看嬸子們這臉,風吹日曬的,褶子比那拉條子上的紋路還多呢!不怎么上鏡啊。”旁邊正在切胡蘿卜的張阿姨居然也加入了反對聯盟之中。
“這哪叫做褶子呢?這叫做真實,這叫做歲月的痕跡。”楊小軍繼續忽悠著。
胡梭腦門繼續冒汗,心想,這故事片的主角居然還擔心起自己的顏值。
然后,楊小軍繼續貧嘴說:“要是您擔心你的皺紋,后面我給你一幀一幀地修,直接將您修圖成豆腐西施,你看怎么樣?”
聽到此處,胡梭就輕嘆一口氣,果然這事少了楊小軍一雙巧嘴,實在不行。
“去——誰是豆腐西施。”張阿姨被楊小軍說著,七魂少了五魄似得,算是應下來了。
“哎喲,我最怕鏡頭了!”負責顛勺的王阿姨扯著嗓門說,一邊說著一邊下意識地把油膩的圍裙往下拽,“我一緊張,手就抖!萬一觀眾看我顛勺那勁兒,以為我舍不得放肉,偷工減料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