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野狼谷,霧氣彌漫如紗。
遠處傳來狼戎騎兵的呼哨聲。
趙千戶的騎兵已經被團團圍住。
“林川!”
“屬下在!”
“你的風雷炮,可別讓老子失望!”
“將軍,您就看著吧!”
林川抱拳,轉身奔向谷口高處的陣地。
平日駐守鐵林堡,總聽到邊軍戰敗的消息。
韃子騎兵勇猛,若是遭遇戰,邊軍各衛總是敗多贏少。
林川便想著盡快打造一個能打遭遇戰的武器。
石頭雷畢竟更適合防御或者阻擊。
這風雷炮,便是林川為遭遇戰準備的秘密武器。
原理很簡單,類似于后世的鐵皮桶。
嚴格來說,這些鐵筒并非真正的火炮。
而是一種簡易的炸藥包拋射裝置。
其構造與抗戰時期的“沒良心炮”極為相似:
每個鐵筒由三層熟鐵鍛打而成,外壁加箍七道鐵圈防止炸裂。
筒身長五尺,內徑八寸,底部留有碗口大的火門。
使用時,先將兩斤火藥夯實為發射藥,再將捆扎好的炸藥包塞入筒膛。
這些炸藥包用三層油紙包裹,內填硝石、硫磺與鐵砂混合物,外纏浸過桐油的麻繩。
最難的是引信設計。
林川試過很多次,后來將棉線在硝水中反復浸泡晾干,才制成燃燒速度穩定的導火索,確保炸藥包在落地前瞬間引爆。
發射時,士兵用火把點燃火門外的引線。
火藥爆燃產生的巨大氣浪,將五斤重的炸藥包拋射至百步開外。
由于飛行軌跡低平,炸藥包往往在敵軍頭頂凌空爆炸。
飛濺的鐵砂能覆蓋方圓十丈。
專克密集沖鋒的騎兵隊。
唯一的問題就是——
每只鐵筒只敢用兩次,否則容易炸膛。
“嘟——”
負責監視敵騎距離的戰兵吹響了哨子。
“火把準備——”
林川大聲喊道。
眨眼睛,狼戎騎兵的影子沖破霧靄。
密密麻麻,奔騰而來。
“一隊,放!”
二十支火把,有六七支湊近引信。
“嗤——”
引信燃燒的白煙剛剛竄起,整個山谷突然地動山搖!
“轟隆隆——!”
數個炸藥包騰空而起,在霧中劃出焦黑的拋物線。
最先落地的那個,正砸在一個百夫長懷里。
那百夫長以為是投石,嚇得大叫一聲,抱在懷里才困惑起來。
“轟——”
霎時間,血肉與鐵砂呈放射狀爆開!
四周戰馬和騎兵被炸得血肉模糊,驚嘶著亂成一團。
其余炸藥包接連炸響,沖擊波將整支隊伍撕成碎片!
有個狼戎百夫長剛舉起鑲銅皮的木盾,盾牌瞬間被轟成漫天木屑。
他茫然地看著自己突然消失的右臂。
還未感到疼痛,第二波鐵砂已將他胸膛轟出蜂窩般的血洞。
谷底仿佛下起了血雨。
殘肢斷臂混著內臟碎塊噼里啪啦砸在巖壁上。
未死的戰馬拖著腸子狂奔,將更多同伴撞下懸崖。
濃霧被染成粉紅色,刺鼻的血腥味中混著火藥焦臭。
“二隊,放!”
這次齊射的炸藥包在半空劃出死亡圓弧。
最遠的那個竟飛過兩百步,直接砸進敵軍本陣!
“轟——!”
千夫長的狼旗在火光中四分五裂。
沖擊波掀翻了十丈內的所有活物,幾個親衛還沒拔出刀就被氣浪拋上高空。